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美国人实在是太精明了!
就在5月2日,前线消息称,美媒《政客》网站报道称,乌克兰在美国的压力下签署了该协议的全部三份文件,但乌当局仅展示框架协议,这显然是“只展示对自己有利的,不展示不利的”现实
——事实上,美国和乌克兰是签署了所有三份关于矿产的文件,而不是像乌当局所说的那样只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乌当局隐瞒了其他两份文件签署的内容。签约仪式上的一张照片可证明这一点。可以看到合同最后一页的文字量不一样,所以这是三份不同的文件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不过,鉴于事关重大,没有第一时分享,甚至持谨慎立场
然而,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最新消息是——就在刚刚,无意中刷到浑水报靠提供的《政客》网站的这个报道了,其明确指出:
1)一名美国官员证实,在乌克兰要求在最后一刻做出一些改变,美国财政部采取"强硬"态度后,双方签署了所有三项协议
2)川普在对矿产交易的公开评论中称,这是美国纳税人收回战争开始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约1200亿美元援助的一种方式。
——显然,美乌双方的口径并不完全一致,美媒《政客》的这篇报道更是一个深水炸弹,它似乎是在表明一点,即:乌克兰更在意面子,更强调“没有债务、所有权和控制权也归乌”;而美国则更看重实际获得的利益或保护自己的利益
而这也突然明白了,为啥就在5月2日,多家媒体报道,乌方公布的框架协议中有一条会是“协议高于乌克兰国内法律了”......
以及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30日,川普接受采访时会这样评论美乌达成的矿产协议了:“今天与乌达成了一项(矿产)协议,理论上美国获得的收益远超3500亿美元,这3500亿美元是拜登当局以金融贷款和军事援助的形式转给乌克兰的”
以及白宫副幕僚长斯蒂芬·米勒周四在简报会上会这样告诉记者:“至于这项协议,我们将尽快实施。与基辅的交易应该可以让乌克兰偿还对美国的债务......”
——换言之,这反映美乌协议可能要再生变数了。但现在来看,敢情这里还另有玄机,人老美不做亏本生意,其理解似乎没有问题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乌克兰真的能凭借这个矿产协议,逆转战局吗?
就个人来看,简单说几点:
1、现在来看,美乌矿产协议落地,川普和泽连斯基的较量,是既有了面子又赢了里子,或者说输了面子但赢了里子
2、接下来,美国很可能会清库存,向乌克兰发往大量美军退役的武器装备,然后可能高价卖给乌克兰——至于作价几何,那估计短期内难以了解
3、乌方公布的矿产协议文本,实质可以概括为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美国主导的“平等伙伴关系”
4、所谓“协议中规定,乌拥有对矿产资源的绝对所有权和控制权,而且在最初的10年,所有的盈利都不会进行分红,而是全部用于乌的投资和重建”值得玩味——不排除,或者说很可能美国通过另外两份协议的诸多限制性、排他性条款,对资金的流向和项目的运营是占据主导他们,绝不是很多人想象那样简单的
5、乌克兰恐怕也开兴不起来——因为川普当局的种种言论及其他两个协议,无不说明美国人跟乌克兰人的想法并不一致,美国人更看重美国的利益,更渴望收回之前援助
(或者说您可以不承认这是债务,没有问题,但在美国看来,我这么挺你,你稍微做一些补偿不过份吧。至于怎么补偿,三份协议应该有诸多规定了。换言之,接下来美国很可能不会有大笔军援。或者说代价高得吓人,不会有拜登任期的援乌法案,接下来是武器出口,而不是无偿援助了)
6、浑水报告认为,根据《政客》的这个报道,美乌签署三份协议,这表明美国想“体面地”退出俄乌战争,抛出所谓的资源协议当遮羞布让它看起来在这场战争里像个赢家,同时防止美国社会可能发起的战败指控
——个人认为是值得参考的,至于眼下美国确定宣布不再充分俄乌调解人,这表面上是“放弃斡旋”,实则是为摆脱调解人角色的束缚。接下来,美国可更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例如,在能源领域,若直接与俄展开合作(绕开乌克兰冲突影响),能获取相应经济利益;同时,对乌继续军援又可维持其“现有立场”。
更重要的是,美国长期对乌军援,耗费大量资金与资源,通过矿产协议等方式试图回收成本。若未来乌克兰因局势恶化撑不住(如俄罗斯全面控制顿巴斯等),美国可将责任推给乌克兰,称其“不听劝非要打”,从而减轻自身舆论压力。这种做法既维护了美国民主党等对乌援助的“道德正确”(继续军援),又为自身利益回收(如矿产协议)提供了依,还有力避免自身深度卷入战争泥潭
更绝的是,美国人这样想这想做,俄罗斯和乌克兰似乎还得捏着鼻子认——这不,乌克兰不是签署矿产协议等了吗?至于俄罗斯,尽管冲突是美国的北约东扩导致的,但出于国家利益等考理,现在川普伸手橄榄枝,要让美俄关系正常化,俄罗斯难道会拒绝?
总之,不得不说,美国人太精明了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