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央视公布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完成海试的消息后,美国军方瞬间如芒在背!
为何会这样?因为美国人心目中“技术霸权”的优越感被彻底击碎——他们耗费二十年都未能攻克的技术,中国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实现超越,拉开了差距。
关于电磁弹射技术,美国并非没有尝试过。2017年,美国“福特”号航母宣称要“改写海战规则”,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其弹射系统平均每400次就会出现故障,舰载机飞行员每次起飞前甚至要签署生死文书。
美国五角大楼投入130亿美元进行修缮改进,最终连电磁拦阻索技术都无法掌握,逼得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在今年年初不得不公开承认“福特号依旧问题重重” 。
再看中国福建舰,从钢板切割开工到电磁弹射系统实测,仅仅用了六年时间。马伟明团队成功将交流电技术路线转变为直流电,连美国军事专家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人避开了我们曾走过的所有弯路。”
更令美国难以接受的是中国发展速度背后展现出的制度优势。美国《防务新闻》曾做过对比:从铺设龙骨到海试,美国“尼米兹”级航母平均耗时6年,“福特”级用了12年,而福建舰却不到3年就完成。
在电磁弹射测试方面,差距更为显著。美军在纽波特纽斯船厂历经四年准备才敢进行试飞,中国却直接在真实海况下连续进行千次弹射,且全程无故障。这哪里是追赶?分明是驾驶歼 - 35在航母甲板上演“高难度操作”,同时把美国F - 35C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美国媒体集体“破防”,本质上是心态失衡。年初《华尔街日报》还在宣称“中国电磁弹射技术至少落后二十年” ,转眼就被福建舰舰载机起降视频狠狠打脸。
这些人始终想不明白:为何在他们实施石墨烯材料禁运后,中国反而研发出更耐高温的弹射轨道?为何在严密封锁IGBT芯片技术的情况下,马伟明团队能凭借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开辟新道路?
就如同当年西方对“伽利略”系统实施禁运,反而促使中国成功研发出“北斗三号”一样,外部的封锁越严苛,中国突破技术瓶颈的决心就越坚定。现在五角大楼突然对中国态度“软化”,绝非出于善意。观察美军近期的行动便能知晓:
原计划部署在日本的F - 35中队临时改派至关岛,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悄然后撤200海里,就连雷蒙多都在呼吁“需要数千亿美元重建军工产业”。
这哪里是什么战略调整?分明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彻底打破了西太平洋原有的力量平衡。当中国舰载预警机从电磁弹射器上腾空而起的那一刻,美军苦心经营半个世纪的岛链防御体系,瞬间变得如同“马奇诺防线”般脆弱。
倒是美国网民的一句话道出了真相:“美国纳税人投入在‘福特’号上的资金,足够中国建造三艘福建舰。”这话虽然刺耳,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中国将电磁弹射技术发展得成熟且普及化时,美国军火商还在为每套40亿美元的报价争论不休。归根结底,这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制度层面的腐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敢将故障零件价格抬高300%卖给美国海军,美国国会的官员们还照常签字拨款,在这样“合法化腐败”的体系下,能造出可靠的航母才怪。
如今福建舰在海上破浪前行,美国终于意识到:当年用GPS技术制约他国时有多“威风”,如今被中国北斗系统反制时就有多“狼狈”。
电磁弹射技术不过是中国技术突破的“前菜”,后续还有全电推进、高能武器、空天一体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每一项都直击美军关键领域。
五角大楼如今越是慌乱,越能证明中国走的路是正确的——毕竟,真正能让世界霸主感到恐慌的,从来不是口头抗议,而是航母甲板上那一道道由电磁弹射留下的、象征实力的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