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十.心得 即使面对电脑屏幕或笔记本发呆,也是一个将日常所见进行消化整理甚

东方连话花 2025-04-06 04:43:06

梁东方 十.心得 即使面对电脑屏幕或笔记本发呆,也是一个将日常所见进行消化整理甚至发掘光大的过程。只有有了这样发呆的时刻,才能给予有可能的回味以方便,将已经过去了生活中的感受再想一想,再找一遍;即使可能最后并没有太大的文字上的、文章上的收获,也无疑已经增加了我们提高生命质量的可能,使一切简单的生命过程不再是一个线性的一去不复返的不假思索的沉没过程,而是可以在静观之中、在回忆之中进行恢复或反复审美的享受。这是写作或写作习惯给作者本人的人生带来的最重要的改变和享受。 一般来说,你面对电脑屏幕或者笔记本的时间越长,你越是有可能更多地从就要消失了的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挖掘出闪光的感觉来,这几乎是一个正比例的规则。当然也有那种无论如何都空无一物的情况,那就提示你可以看看书、做做饭或者出去走走什么的了。每天都应该给这种面对电脑或者小本的自我挖掘以一定的时间长度,比如一小时。 把小本上的笔记逐一写到电脑上来的时候,如果很集中的话,就也会成为一种类似于苦役样的劳动,而不再是包含了创作愉悦的敲击键盘式的演奏了。不过,也只有将小本上一个时期的笔记全部录入完了,在小本上打了钩以后,人才能真正轻松一下,好像没有什么再需要负重的了。不过也就是这么一小会儿,很快就会因为没有什么新的线索可写而陷入了空茫茫之中去了。 小本上的东西一旦成为累赘而不再是什么线索,也就是长时间没有往电脑里誊写,以至于以后只是作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将小本中一项一项的文字都逐一打了对钩挪到电脑上,便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那当初都是写作的线索,都是一个提示,一个突然的念头。时过境迁以后即使没有忘记,但是也已经丢失掉了当初的情境,很难再形成有意味的文字了。 小本上的文字在转移到电脑上的时候,往往会由此及彼,从一个线头往下捯,形成一大段内容,甚至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不过也有很多时候笔记就还是笔记,只是换到了电脑上而已。这就是人不在状态,对那些曾经有感的东西没有了感觉,仅止此耳,不再有下文。 小本最近使用得比较慢,说明每天的生活里都有电脑,当天的感受和思绪,都可以比较直接地写到电脑上。说明最近读书比较少,少有那种来不及开电脑,而需要直接写到本子上的读书联想。也说明最近少有那种一个人带着本子在田野里漫游的机会。那种脱离开电脑,出去一天甚至两天的时候,才是能在笔记本上写下源源不断的文字的时候。 这个小本从八月底开始用,现在看来两个月就可能用罄。这是使用比较快的一次,甚至可以归到最快之列。无他,就是这两个月一直在出门,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北京、南戴河、保定、左权、广州、武清……出门多就感受多,小本就用得多。因为出门的频率过高,过于密集,所以很多感受甚至都来不及写出来,来不及完全消化成文章。 出门的频率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尽量在一个比较好的限度内,不是很多,也不能太少。出门对人的感觉的刺激是肯定的,尤其是对自己这种以地理感觉为基础的写作出发点的人来说。时时都需要大自然,需要季节、需要风霜雨雪的现场激发和感受。 如果事先知道了旅程将持续多日的话,可专门为这趟行程使用一个小本,而将用了一半的小本暂停。一个小本一个专题一个旅程,内容集中,还能减轻旅途的重量,因为一般用的小本都是比较厚的,而专门为了一次旅程而使用的小本则可以比较薄。 某一天不写作,不在电脑上写作,只在这小本上用笔记下思绪。天气很热或者很冷,无法坐在电脑前面,或者没有地方写作的时候,便用边角的时间和位置,在小本子上记下偶然的思绪。这使时间重新拥有了价值和意义。 这样偶尔让日日写作的双手和键盘晾一晾的时候也是一种新鲜。键盘已经磨损了大部分的字母,右手的小臂内部的一条肌肉也已经开始了抽搐。这样的休息似乎已属必须。关键的是,这样偶尔的休息能让思绪更为活跃,为明天的写作鼓足了跃跃欲试的劲头儿! 有时候出门几天,实际上在小本上留下的文字并不多。这既是因为日程紧凑,也更是因为始终有人在侧,同行者和当地的陪同者会让你失去独立的自我感受时间,失去记录些微的灵感的机会。

0 阅读:0
东方连话花

东方连话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