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关于党员筑梦中国全集观后感(1200字以上读/观后感)

  XX年7月2日,我开始在共产党员网上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是一部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7集纪录片,是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创作的,将博物馆内的历史照片、艺术作品,通过运用现场实景、三维动画、视频特技、音乐音效等电视表现手法展现给观众,给予了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艺术享受,让我们能够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所展示的内容。在播放期间,我会叫来所有家里人一起观看学习和讨论。以下是我观看这部历史纪录片的心得体会:

  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是从一句话引出的:“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到底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是如何实现的,纪录片从第一集开始按照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顺序逐步阐述。

  第一集《风雨如磐》,从一台英国制造的织袜机开始引入。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启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辛亥革命……这一个个熟悉的历史事件,这一次次的中华民族在深渊中的挣扎和抗争,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灵。当一个民族在黑暗混沌中始终无法找到成功的出口,那种压抑的心情是多么的让人沮丧和无奈。当我看到这里时,我内心也同样体会着那个时期的同胞们靠个人无法改变命运的沮丧和无奈。

  第二集《中流击水》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又是如何在中国生根发芽,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间迅速传播,成为了催生共产党的思想前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方法:采取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这一集还讲述了国共合作的开始、国民党的政变、红军长征、日本侵略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迈上了新的征程。

  第三集《正道沧桑》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所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及工业发展形势和美国侵略朝鲜所带来的国土危机。抗美援朝胜利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令曾经积贫积弱的农业中国,开始迅速走上一条工业强国之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在这一时期逐步建立。然而,这一时期,新中国也因为某些决策的失误而迎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这是一段辉煌与挫折并存的时代。纵使在发展探索道路上经历了严重曲折,但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四集《伟大转折》讲述的是新中国在历经十年内乱后在人文、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变革。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序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作为一名出生和成长在广州的人,我亲身体会着改革开放对于广州等沿海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既可以体会到与香港发达城市间日益缩短的经济发展差距,也能体会到深圳从大片田野发展至今的现代化面貌所带来的冲击。当我每天回到自己舒适的商品房里,和小孩漫步在花团锦簇的小区道路上,从商场里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商品时,我深感改革开放对于每一个人所带来的切身利益的影响。我认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它实现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的突破和经济实力的飞跃。

  第五集《世纪跨越》以上海作为讲述出发点,讲述关于通货膨胀、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杨燕秀的三十多本家庭账本,记录了从1965年到XX年三十多年的家庭收支情况,从每月欠账到月有盈余。一个家庭的账本,记录下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也勾勒出了时代的变迁。杨燕秀一家的家庭经济变化,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家庭经济变化。从当初的凭票采购可供应商品到现在的可以自由选购来自全世界的商品,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在中国梦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第六集《发展新境》是从中国如何抗击XX年的那场谈“非”色变的sars病毒疫情讲起的。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不能失败的战争,这是一场与病毒争夺生命的战役。这确实是一场令人难以遗忘的事件,当时还在大学读书的我和同学们,被要求数天内都不得离开校园。不能与家人见面,不能自由的行动,不知道病毒何时会降临,让每个人都人心惶惶。当新闻里传来哪位患者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哪位医务人员又因为照顾病人而被隔离的消息的时候,我感觉到死亡离我们前所未有的接近。在这场全民公众与病毒的对抗战役中,一个公开、透明、高效的政府展现在世人眼前,这极大的平复了广大不安的群众心灵。当大家共同面对死亡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我们是如此的紧密联系着,是能够如此的众志成城的。

  第七集《圆梦有时》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XX年中国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波及二十五个省。“p”这个词从此人尽皆知。虽然雾霾天气的重灾区在华北地区,但是身在沿海城市的广州,我们也能感受到雾霾天气带来的不适。每天除了关注天气预报,大家又多了一个关注项目,那就是当日的p浓度。正是因为有太多地方企业,只为眼前的既得利益,忽视可持续性生态发展,不计后果的偷排污染物,破坏周边生态环境,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不可逆转。淘汰产能落后的企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定会带来一系列的阵痛,但是为了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改革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的具体体现。

  整部纪录片,以一句话作为结束:“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这是对中国梦未来目标的完整阐述,我们要沿着这条圆梦之路奋勇前行。

篇2:筑梦中国观后感(1000字读/观后感)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6月30日每天播出1集《筑梦中国》历史文献纪录片,一共七集,通过观看影片,感受到了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洗礼,承载着国人的荣辱,开拓着今后的道路。

  《筑梦中国》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每集时长30分钟。主题鲜明突出,思想性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这个主题,版块脉络清晰自然,叙事说理恢宏大气,以事论理形神兼备。内容丰富凝炼,史实性强。把握探路寻路、追梦筑梦的历史主线,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叙事生动感人,教育性强。解说思维严密、朴实生动,注重用典范文物和典范细节说话,一些故事细节令人难忘、发人深思、给人力量。四是表现手法新颖,观赏性强。从展览的珍贵文物、历史照片、艺术作品切入,发挥展览资料的独特优势,并充分运用现场实景、三维动画、视频特技、音乐音效等电视表现手法,力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

  观看《筑梦中国》,让我既为我国千年辉煌而自豪,又为百年沧桑而感慨,更感到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真切,让全中国人民充满希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不是梦想,而是通过我们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

  中国梦使我们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中国梦正在唤醒我们这个沉睡了多年的民族,这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国家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而作为两新党员的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担就落到了我们这一代身上。毛主席带领我们的祖辈浴血奋战赶走了列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推翻了殖民统治为我们创造了国内和平的环境,邓小平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上敢于冒险划时代意义的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带领我们的父辈不断赶超,不但解决了十三亿同胞的温饱问题,还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实现了经济的腾飞,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一百多年的发展之路。而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手上,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跨过超越发达国家的鸿沟。让我们怀揣中国梦,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十三亿同胞一起像世界呐喊我们的时代到来了——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下的我们正在经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股市不断下探,国外希腊债务危机,南海问题,土耳其反华等等严峻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种时刻,体现出党员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稳定,万事为稳,方能成事。不慌不乱,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己的入党动机,坚决的执行党的任务,保家卫国,共创未来。

篇3:筑梦中国观后感心得(1200字以上读/观后感)

  改革创新突出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94年来,正是在坚守与变革、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不断发展着的党的事业提供着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培育形成如此伟大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是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创美好新生活的不竭动力。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党的伟大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脉相承是指各个时期的每种精神都贯穿了党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与时俱进的品质主要体现为一是不断增添新元素,二是不断赋予新内涵。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向前,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党继承革命年代精神培育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开拓创新、走向富强,党带领人民培育形成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包括敢闯敢试精神、“三创”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党的伟大精神具有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这就是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

  大力弘扬科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和谐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的实践培育形成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其中,科学发展是一条红线。科学发展是改革开放精神的内在本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科学发展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要坚持统筹兼顾、弘扬科学发展中所体现的和谐精神,要坚持尊重规律、弘扬科学发展中所体现的理性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弘扬科学发展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

  坚定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富民发展之路、优化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在94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具有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等鲜明特点,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使党的伟大精神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让我们在这些伟大时代精神指引下,努力开拓,拼搏进取,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想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8:2017年教师筑梦中国观后感范文(1200字以上读/观后感)

  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汇聚成十三亿中华儿女的梦,这就是“中国梦”。教师应努力践行中国梦,实现自己的人生梦。

  一、从自身做起,须先修持己身

  首先要一日而三省,扬长避短,不断提高修养和素质水平。在英国最古老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犹太思想家的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文字:“我这一生,有很多梦想,梦想改造世界,改造国家,改造家庭。然而到了垂暮之年,回首往事,我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我终于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先改变自己,接着我就能依次改变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励下,我或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能知道?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能改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自身做起,须先修持己身,要始终对自己品行进行磨砺。1949年新中国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后来有人评价说,当时站起来的是政治这条腿,经济那条腿没有站起来。套用这句话,一个教师,若教学水平不错,但修养较差,在学生面前只有一条腿是站直的,另一条腿是跪着的。

  二、从自身做起,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韧性

  教师在宏观地设计课程时,也要将目光投入自己关爱的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坚持不懈,用自己的坚强乐观,用自己阳光般的笑容,言传身教,去帮助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有一句诗这样说过:“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同样,教师也要“上能统领教学大纲,下能桃李纷芳”。

  教师是什么?教师就是“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就是对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韧性。要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更加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品德、更加要有“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理念。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用心的浇灌;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从自身做起,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韧性,从站在演讲台的那一瞬间,教师就应领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有人说:“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用桥梁沟通他们的心灵,用真情融化他们心中的荒凉,这就是这句话的内涵!

  三、从自身做起,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教师是一个始终保持学习态度的职业,更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大纲不仅要吃的透,还要对上级教育精神领会得深,并且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研究出适合本校的教研方案或教学目标。在学生们的眼里,教师是知识深厚的学者,学生头脑中每一个问号都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取答案,如果教师不能坚持与时俱进,不能坚持开拓创新,那么教师的知识结构会被时代所淘汰,在知识的海洋里,在教育的领域里,教师要做一名优秀勇敢的“弄潮儿”,不能因为大海的浩瀚而只在沙滩上徘徊观望。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和个性共存。

  四、从自身做起,要有真抓实干只争朝夕的精神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更需要在理想的基础上真抓实干,付出汗水和努力!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将交给未来,你所能把握的,就只有今天!人的一生,匆匆几十载,如白驹过隙,如何在教学领域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已经是教师共同面对的抉择。

  生命是一条河流,如果保持永远的流动,那么你将“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果你总是波澜不惊,那么你将“奈何向沟渠”了。世界上一切成绩都来源于实干,懒惰的人等待机遇,勤奋的人创造机遇。说过:“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对我们青年人说过:“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骛远,用埋头苦干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也说过:“年轻人不仅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如今高考结束,摆在很多教师面前的,将是一段新的旅程,因为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只有今天把握机遇,明天在新的岗位上,才能实现“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的人生梦想!

篇9:筑梦中国的观后感作文:人民幸福(1000字读/观后感)

  《筑梦中国》以五千年中华民族在著书立说、齐家治国、孝道伦理、礼仪天下和忧国忧民的诸多优良品质传承,融合新时代普通百姓的奉献……1200字筑梦中国的观后感作文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共7集,每集时长30分钟,是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的重点教育片。其实这部纪录片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教育作用,能够激励我们为祖国的发展强大而努力。

  从“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筑梦天下”五个方面,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对中国的意义、中国梦对世界的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整部片子大气磅礴、雄浑深厚,既有政治与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文学与艺术的精度和力度,堪称中国梦宣传的精品力作。

  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 “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人因梦想而勇敢,我们因梦想而成长。在如今梦想又被提及,并且成为一个很真实的话题,是习总书记的号召,将我们原本谈论的话题一下拉到现实,并且鼓励我们前进。

  公司积极组织新入员工观看了《筑梦中国》,让我们深刻了解自己的国家,乃至了解整个国家的中国梦。也使我们加深了对“中国梦”的理解。梦想是太阳,不像一个世纪那样遥远,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已经从地平线上蹦出,万道朝霞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看完《百年潮·中国梦》这个片子,我不仅知道了中国梦诞生、提出的背景和核心内容,还听到片尾一句振奋人心的话:“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标志之一,是这个国家开始拥有她的 ‘造梦’能力。个人 “中国梦”推动社会“中国梦”,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也是社会前行动力逐渐凝聚的过程,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华儿女的奋斗。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追梦的过程,步履蹒跚,涕泪交零,但追求“中国梦”的意志和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正是由于这些先觉者的前赴后继,“中国梦”才在新的时代葳蕤绽放,蓬勃生春。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和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