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盗洞
2011年3月,南昌观西村的村民立功!当时村民发现,村子附近的山上晚上总是有手电筒的光芒晃动,这不太正常。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上山查看,结果发现地上有一个巨大的窟窿,180cm长,60cm宽!吓坏了!立刻回家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当地电视台。电视马上联系了考古人员。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些木头碎屑竟然是椁板,这可是汉代高级墓葬才会有的东西呀,他们立刻意识到,这个盗洞下面一定是个重要的墓葬。
紧急行动
考古队的杨老师当时正在家里做饭呢,一听有这么重要的情况,饭也不做了,立马打车往现场赶。那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半了,最难打车的时候呀,关键是谁都不认识路。杨老师心急如焚,一路走一路问,终于在晚上七点半赶到了现场。一看计价器,花了二百七十块钱,身上只有二百块,最后还是从村民那儿借了七十块才付了车费。
盗洞之谜
到了现场后,发现这个盗洞深达十四点八米,这尼玛相当专业啊,水平非常之高。直接把盗洞打到了墓的中间,这要是按照一般的情况,棺木肯定就在中间,可海昏侯墓却不一样,它是一种居室化的墓葬,棺木并不在中间,而是在东室。所以这些盗墓贼下去后,收获并不大。但要是村民们晚报一天,后果不堪设想
幸运与不幸
其实,海昏侯墓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人盯上了。考古人员在主墓的西北角发现了一个古代盗洞,还有一盏五代时期的灯具。不过,这个盗洞也打偏了,没摸到像样的东西。在东晋的时候,南昌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地震,导致地势下沉,海昏侯墓的封土堆下陷。鄱阳湖湖水倒灌,相当于给文物来了个“水封”,让文物和空气中的氧气隔绝了,这才保存下了大量的漆木器等文物。
考古成果
经过考古队的抢救性挖掘,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数量是马王堆的三倍之多。有金饼、马蹄金、麟趾金,还有大量的竹简,其中包含早已失传的齐论语等古籍。在刘贺遗骸的旁边还出土了许多玉刀,这说明刘贺可能并不像史书中记载的那般昏庸无道。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身份确认
考古人员打开了椁室里存放尸体的棺材,发现了一枚玉印,上面刻着“刘贺”二字。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汉废帝刘贺。
海昏侯刘贺墓的发现不可谓不是个奇迹,汉墓众所周知喜欢厚葬,所以历朝历代的汉墓十室九空!刘贺墓竟然如此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实属各种机缘巧合。
有机会一定要去海昏侯博物馆看看,感受一下这段传奇的历史哦!
海昏侯讲解 海昏侯博物馆 刘贺 刘贺墓 海昏侯墓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