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谊书院。【第1245集】‖贺瑞麟自幼聪颖,7岁时,其父出对“半耕半读...
三原喜阳阳
2025-01-21 07:51:35
正谊书院。【第1245集】‖贺瑞麟自幼聪颖,7岁时,其父出对“半耕半读”,对之“全受全归”。18岁中秀才,20岁时癸卯科试第一。道光二十五年、二十六年(1845、1846)双亲相继去世,后赴朝邑拜关学名儒李元春为师,放弃举业,致力程朱。
咸丰三年(1853)春,贺瑞麟在其父墓侧筑“有怀草堂”,讲学授徒。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携全家避难山西绛州,与芮城薛于瑛(仁斋、)朝邑杨树椿(损斋)切磋道义,时人尊称“关中三学正”。
同治四年(1865),贺瑞麟应知县余庚阳之邀,主讲“学古书院”,不开科举应试之课。立学古之道,“审图以严义利之辨;立志以大明新之规;居敬以密存察之功;穷理以究是非之极;反身以致克复之实;明统以正道学之宗。”
同治九年(1870),贺瑞麟购鲁桥清凉山坡地,以土窑为室,创清麓精舍授徒讲学。光绪初年,在知县焦云龙鼎力资助下,改建为书院。陕甘总督谭钟麟命名“正谊书院”,陕西巡抚冯展云题写匾额。贺瑞麟主讲正谊书院20年,学兼体用,精研程朱之道,时人赞誉“关中自横渠(张载)以来,未之有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