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河崖村位于青岛胶州市胶西镇西南部,距镇驻地10公里,东与北杜村、西与大店子村、南与仉家庄、北与房沟村相邻。全村有高、杜、迟、杨、王、侯、丰等姓氏。高、杜、迟姓人口较多,分别占65%、10%、8%。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高姓夫妇从河南安阳迁来此地落户,以姓氏命村名为“高家河崖村”。 高家河崖村明清时期属胶州建信乡房沟社;1911年属胶县娄公区房沟社;1930 年属娄敬乡房沟社;1948年属临洋区河崖乡;1952年属第十三区(临洋区)河崖乡;1957年撤区划乡第十三区划为6个乡,该村属于河崖乡;1958年属建国人民公社;1959年2月属杜村人民公社:2002年属胶州市杜村镇:2012年12月属胶西镇至今。 该村在建国前后有织土布的工艺,利用自产的棉花纺线织布,纺线、打线、浆 线等工序均为手工,布幅宽40-50厘米,质地厚实挺括、结实耐用、经纬细密,深受周围村民的喜爱,在周边地区比较畅销。 该村在清乾隆年间出了一个武进士,家里曾经树过旗杆,周围被人们称为“旗 杆底下”。有次武进士同别人比武时失手,刀掉在地上,他手疾眼快,用脚把刀踢起来,又顺手接住。周围的人问他这是什么功夫,他说这叫“单刀点月”。 该村有一位外号叫“烧锅”的大财主,有8顷地和50多间房子,以开作坊制 作烧酒发家致富。他的烧酒销往周围县区,买卖兴隆;热心助人,深受村民的敬重。有一年进了腊月后,掌柜起来在街上散步。这一天正好是杜村集,他看到一个人很沮丧地蹲在地上,就问:“你不去赶集办年货?”那人说:“没有钱,年货就不办了。” 掌柜的说:“没钱不要紧,到我那里拿,一定要让大人孩子过好年”。那人说:“借了钱用什么还你?”掌柜的说:“不要紧,你到我那儿干几天活不就得了。”那人高兴极了,借了钱买了年货过了一个欢乐年,从此逢人就说烧锅掌柜真是个大好人。
高家河崖村位于青岛胶州市胶西镇西南部,距镇驻地10公里,东与北杜村、西与大店子村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30 18:47: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