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村位于青岛胶州市洋河镇东部,距镇驻地7.5公里,东与魏家庄为邻,西隔同三高速公路与昭文村相望,南与宾贤村、北与黑土岭村接壤。全村有孙、王、高、宋等姓氏,王姓、孙姓、高姓人口较多,分别占40%、40%、15%。 据油坊《孙氏家谱》记载,明末清初年间孙氏一家迁入油坊,繁衍成大户人家。据《宋氏族谱》序言介绍,明朝末年,水寨宋流落胶州西南乡宾贤、坦城、油坊等村。王姓一家原住在王家滩,清雍正十年(1732)逃荒到该村谋生后定居此地。据《高姓家族》资料记载,明朝永乐年间,一支高姓人以作油坊谋生从小云南迁居此地,故称油坊村。其他姓氏随后迁入。 油坊村清代属胶州济实乡;清宣统三年(1911)到民国初期属陈圣区;1929- 1944年属胶县第四区;1948年属胶县龙山区;1950年属胶县第十四区;1955年属胶县龙山区;1958年属胶县先锋人民公社;1959年属胶县洋河人民公社:1984年属胶县冷家村乡;1993年起属胶州市洋河镇至今。 该村以种粮食、蔬菜为主,尤其是种植的西红柿在当地很有名。自古以来,开 油坊是该村的一大特色,村民们用自制的工具按传统方法压榨出来的花生油与豆油,成为远近有名的特产。 1999年8月11日,受特大暴雨袭击该村多半房屋倒塌,土地被淹,农作物几 乎绝产,是严重受灾害村庄之一。1943年油坊村开办私立小学,旧址位于村大街以南路西,是一家高姓大地主的四合院。1947年,该村利用村集体18间房屋作为教室,成立该村第一所私立小学, 1948年又改为“油坊民办小学”。当地人曾称油坊村是“戏窝子”,唱戏的历史悠久,相传明末清初村里就有戏班子、高跷队,他们经常到胶南、营海、黄岛、即墨等地演出。
油坊村位于青岛胶州市洋河镇东部,距镇驻地7.5公里,东与魏家庄为邻,西隔同三高速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25 14:29: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