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沟一村位于青岛胶州市铺集镇西南部,距镇驻地约9公里。东与张家屯村、南与林家庄、西与牛沟二村、北与诸城市龙泉村相邻。村北是朱诸路,村东是黄张路。该村地处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全村有庄、刘、王、陈、方、杨、高、邱、雷、郑等姓氏。庄姓占61%;刘姓占19%;王姓占12%。 据该村古墓中出土的文物推测,此地南北朝时期就有村落。村东有一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沟,据说是历史上牛贩的必经之地,早年曾叫“赶牛沟”,现在人们称为“赶路沟”。由于庄姓在村中人口较多,遂村名为“庄家牛沟”,后简称为“牛沟”。 牛沟村1955年分为三个行政村,1957年又合为一个行政村,1978年重又分为三个行政村至今。牛沟一村清代属胶州招贤乡;1911年属邦城区;1953年属胶县十八区: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属铺集人民公社:1962年属张家屯人民公社:2001年起属胶州市铺集镇至今。 牛沟村村东曾有一座关帝庙,庙内供奉关公等塑像,村民常来上香,祈盼关公的保佑。此庙1957年被拆。 该村姑娘出嫁时,其兄弟姐妹要扶着轿子送出一段路程,父母则要目送轿子一 直到望不见为止。村内娶媳嫁女流传这么一句话“娶个媳妇满屋红,嫁出闺女满屋空。”牛沟一村有编炕席的传统。春天村民种植大量红杆高粱,不但收获粮食,更重要的是收获编织炕席的高粱杆。农闲时几乎家家户户编席,大人编织,孩子们则在一旁用特制的刀具削修高粱杆。 该村有片“盆底地”,其地势四周高,中间凹,像水盆,故称之为“盆底地”,从前地面常年积水,天再旱也不干涸。建国后对这一地块进行了开垦整理,在此种植小麦,长势非常好。村民说“麦怕坷垃窝,不怕泥里拖。”该地块的小麦每年都获大丰收。 该村以前有牛沟大集,规模较大,比较出名,曾有“北有柴沟,南有牛沟”一说,1943年该大集被张鸿飞强行迁到他部下王松(营长)的驻地一张家屯村。 该村在端午节有采“五树头”的习俗。五树头即5种树的树叶,采后晒干存好。 据说人一旦哪里骨折或疼痛就用五树头烧水浸泡患处,感冒就用之洗全身,治疗效果非常好。
牛沟一村位于青岛胶州市铺集镇西南部,距镇驻地约9公里。东与张家屯村、南与林家庄、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25 09:21: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