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屯村位于青岛胶州市胶西镇西南部,距镇驻地8公里,朱诸路北侧,东与仉家庄、西与吕家大村、南与大有庄、北与涝洼村相邻。村庄地处丘陵。全村有徐、王、赵、臧、程、周等姓氏。王、徐、臧姓人口较多,分别占29%、23%、17%。相传清朝周姓从山西迁来立村,村名“永宜屯”。后王姓迁入,以织布袋为业,较有名气,于是在清道光年间村名逐渐演化为“布袋屯”。 布袋屯明清时期属胶州娄公区万文萃社;1930年属胶县二区;1948年属临洋 区大村乡;1958年属建国人民公社;1959年属杜村人民公社;1984年属南杜村乡:2002年属胶州市杜村镇;2012年起属胶西镇至今。 布袋屯东南沟有一口老井,是村民主要生活水源。相传早年一对夫妇下决心在 此打一口井,二人用镐头、铁锨一镐一锨地开挖,历尽辛苦,终于打出了水,水很旺、甘甜、尤清冽,自此人们一直饮用这个井的水。 该村“明山岭”牌矿泉水在周边比较有名,2012年中国第三届秧歌节被组委会 指定为专用水。布袋屯海拔200多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47年9月15日(古历)驻在娄敬庵、丁官、刁家岭几个村的我滨北独立团部和两个警卫营夜间被敌人包围,部队随即朝布袋屯、大有庄方向突围。当时国民党部队的一个连埋伏在该村西岭制高点,欲在此阻击滨北独立团突围。国民党的高炮队却误认为埋伏在村西岭的阻击部队是滨北独立团,于是重炮向山岭上猛轰,自相残杀。借此机会,敌人占据的西岭这个制高点被独立团迅速夺回,并乘势突围。 传说民国时该村的七个大店曾引起时任山东省长张宗昌的兴趣。七个大店建于 村北,有小饼店、马车店等。由于服务态度好,经营方式灵活,七个大店一度红红火火,远近闻名。 该村西北有一块地叫台家夼,人们在这里经常拾到玉石烟袋嘴、铜钱等器具和 钱币,早年有人在此放猪时,还能捡到被猪拱出的小瓷坛子。据说人们在这里打地瓜垄时碰到大石头,一连打了七根地瓜垄,根根都碰到这块大石头,可见此石之大,有人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建筑遗址,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勘探,表明这里是一处汉代古墓群,布袋屯墓群现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布袋屯村位于青岛胶州市胶西镇西南部,距镇驻地8公里,朱诸路北侧,东与仉家庄、西与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25 08:06:5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