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村位于青岛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北部,距办事处驻地5公里。东与西分别与安家村、罗家村相邻,南靠胶济铁路,北与前丰隆屯相望。全村有刘、吕、焦、赵、周、姚、宋、徐、黑、张、李、董、孙、余、姜、王、贾、肖等姓氏。刘姓、吕姓、赵姓人口较多,刘姓占20%,吕姓占18%,赵姓占15%。吕姓于明朝从即墨,宋姓 从山西省洪洞县,刘姓从胶县贾戈庄,赵姓从马店村迁入该村。于家村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年(1540),于姓家族从即墨大于家泊村迁来安家落户,后吕、宋、刘、赵、周、姚等姓氏相继迁入,逐渐形成村落,因于姓最早,故立村后以于姓命村名为于家村。 于家村清朝属胶州利涉乡延东社;1937年属胶县第三区延丰乡;日伪时期属 胶州区办事处;1946年属丰隆屯区于前乡;1947年属第七区;1955年属和平区;1958年属和平人民公社;1984年属前店口乡;1987年属胶州市前店口乡;2001年属胶东镇;2009年起属胶东街道办事处至今。 村中央原有一座天主教堂,为德国人所建。天主教堂坐北朝南,有正房五间,院中有钟楼一座。开始由外国人担任神父,后由青岛教区的代理主教刘殿俊担任。教堂于1993年拆除。 该村为“辣椒专业村”。全村有200多户从事辣椒生产、加工和销售,建有存 放辣椒的冷风库、冷冻库,新疆、甘肃、内蒙古、辽宁等地的辣椒客商来此交易,产品销往韩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0年该村成立了辣椒商会。 于家村民国时期有一名医叫赵尚志(1881-1965),字仁斋,人称赵八师。 1926年在胶城粮食市前街开办德生堂药店,坐堂行医,只收药费,名声甚好。20世纪30年代中期,霍乱流行,他与堂弟赵尚先针灸救人,救治无数。晚年他根据自己数十年临床经验,写成了《温病论治》、《濲症论治》等医学著作。 该村有一于姓富户,有一天,于老太爷看到一中年男子昏倒在路旁,以为是逃荒的路人,让家人把他抬回家中,悉心照料,路人甚是感激。后知这路人乃是一富豪的护院总教头,有一身好功夫,因不满富豪的为富不仁而远走他乡,不想半路染病偶遇老人搭救,为报老人救命之恩,遂收老人两个儿子为徒传授功夫。两个儿子学有所成,特别是大儿子于文双得自师傅真传,远近闻名。 平度洪兰一大户人家,兄弟五人,号称“平度五虎”,凭蛮力和武艺,威震一方。听说于家村于文双武艺高强,心中不服,总想较量一番。一日夜晚,兄弟五人来到于家村,神不知鬼不觉牵走于文双家三头骡马,于文双暗访多日,在平度洪兰“五虎”家看到了自家的骡马,兄弟五人有心与他较量一番,一试高低。“五虎”设宴招待,落座后酒菜上齐唯独缺少筷子,老三用匕首刀尖插起一肉块,叫声客人请用菜,闪电般刺向于文双的咽喉。说时迟,那时快,于文双将口一张用牙咬住刀尖,“五虎” 老三用尽平生力气也无法进退,正在尴尬时,“喀哧”一声,匕首应声而断,将肉咽下后,张嘴把刀尖射在客厅柱子上,口中道“好硬的骨头”。老大一看老三失手,说“客人莫见怪,请到后房用餐”。 于文双明知是计,但艺高人胆大,就客随主便,到后房必经后院,后院是“五虎”练武场所,有1米左右高的梅花桩,并养了十几只恶狗,这些恶狗训练有素。进后院后“五虎”闪身把院门关闭,十几只恶狗扑向于文双,于文双纵身跳上梅花桩,闪展腾挪,十几分钟,恶狗悉数毙命,梅花桩也被于文双用腿拦腰扫断。“五虎”在门缝观看,冷汗直冒,赶紧重新安排酒席厚待于文双,当场许诺奉还骡马,于文双并不计较,席中对“五虎”进行规劝,由此,于文双困洪兰的故事传为美谈。
于家村位于青岛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北部,距办事处驻地5公里。东与西分别与安家村、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24 12:23: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