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堠村位于青岛胶州市胶莱镇西部,距镇驻地2.5公里,东邻大赵家村,南邻西岭村,西靠官路水库,北邻孟家村。 全村有梁、隋、赵、吴、刘、张、李、代、孙、王、杨、薛、杜、韩、车等姓氏,隋、赵、吴3姓人口较多,隋姓占50%,吴姓10%,赵姓占10%。据《隋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隋姓兄弟4人从平度李戈 庄迁至五里堠。之前有梁姓从单县迁入,之后赵姓从马店村和赵家营村、张姓从平度南村、刘姓从刘家闸子村、孙姓从高密东风村陆续迁入。该村原名封侯庄。传说州官到此巡访,嫌庄名起得太大,因封侯是皇帝说了算的事,后根据离县城3.5里为一墩,5里为一堠,故将该村改名为五里堠。 五里堠村清代属胶州利涉乡;1911年属胶州卢公区,1929年属胶县三区,1945年属胶高县胶莱区;1950年属胶县第八区;1955年属胶县胶莱区;1958年属胶县燎原人民公社:1959年属胶县胶莱人民公社:1984年属胶县北王珠镇;1987 年属胶州市北王珠镇;2003年起属胶州市胶莱镇至今。 该村曾有三官庙一座,位于村西北角。据村内老人回忆,庙内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居中为天官神像,两侧为地官、水官神像。庙内装饰精美,雕廊画栋,庙壁绘有壁画。庙前甬路旁有石碑,所镌内容俱为布施香客之姓氏。庙院西侧厢房内供奉守护之神,有关羽、周仓等人物的塑像。庙内驻有道士,负责日常维护和主持祭祀活动。1950年冬因破除迷信,庙内神像被拆除。 该村村西有一株古银杏树,据传此树于清乾隆年间(1745年左右)栽入隋氏老 茔,已有260多年树龄。 1942年上级党组织安排曾述欣来五里堠村指导工作,发展代正友、陈邦地、隋 安章为第一批中共党员。1944年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组长代正友,组员吴宗海、赵宗俭,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同年秋,代正友带领贫雇农50余人,在平度的亭兰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推动地主给租地户降低了租金。1941年五里堠村成立了第一所国民小学。
五里堠村位于青岛胶州市胶莱镇西部,距镇驻地2.5公里,东邻大赵家村,南邻西岭村,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24 09:21: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