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庄村位于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4.5公里,东临小辛河,西靠大沽河,南邻小辛疃村,北邻前辛疃村。全村有魏、陶、王、刘等姓氏,以魏姓、陶姓居多,分别占49%、46%。魏姓始祖魏九思240年前从前辛疃村迁入。陶姓500年前从云南迁入(另说从小云南吉氏胡同大槐树底迁入)。 相传陶家庄原为汪姓立村(村内土地庙镌刻有明万历37年会长汪存仁字样), 以姓氏命村为汪家小庄。后陶姓、魏姓等姓氏陆续迁入,汪姓人丁渐少,随着村庄发展,陶姓人逐渐占多数,遂改村名为陶家庄。 陶家庄明清均属胶州利涉乡辛疃社;1911年属胶州韩信区;1929年属胶县第 三区;1945年属胶高县沽河区;1950年属胶县第六区;1955年属胶县沽河区: 1958年属胶县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属胶县沽河人民公社;1984年属胶县李哥庄镇:1987年起属胶州市李哥庄镇至今。 该村古物、古迹较多。一是青花瓷盘。村民陶瑞林在张家湾开坑时,挖出一块 青方石,搬走青方石现出了青花瓷盘。二是村下村。陶家庄正西有一个毛家圈,据传为古代大财主毛千顷的故宅。有一年沽河堤下陷,从大堤底下扒出了小船等,看样子是一处古代的宅院。 陶家庄民间至今流传着“张不量和猪皮斗”的传说。据传以前有两大户人家, 一户人称张不量,一户人称猪皮斗。张不量一生向善,佃户交租从来不量,遇到灾荒便开仓施舍,人送外号“张不量”。猪皮斗为人刻薄自私,专做了一只猪皮斗,佃户交粮,把斗泡一泡,大斗收粮;遇到荒年,囤粮外借,把斗晒干,小斗发出,人送外号“猪皮斗”。有一年逢雹灾,不知何故“张不量”的田里庄稼秋收不菲,而“猪皮斗”地里却是颗粒无收。人们据此传说是老天惩恶扬善。
陶家庄村位于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西北部,距镇驻地4.5公里,东临小辛河,西靠大沽河
念寒评评你好趣事
2024-12-18 07:58: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