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周青铜器窖藏的商代大鼎:(女)丧鼎
浩瀚说收藏
2024-12-17 17:44:50
(女喪)鼎,通身高94厘米,口径64.1厘米,腹深46厘米,重量97.000千克,商,宝鸡市扶风县任家村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宝鸡扶风任家村窖藏于1940年3月9日被当地农民任玉和他的本家兄弟任登肖、任登银等人发现,共出土一百多件青铜器,“这就是闻名于世的西周善夫梁其和善夫吉父青铜器群”。宝物出土后被堆放在任玉家中,摆满两间房子。任玉曾请自己的朋友,扶风县城人谭德云帮忙照看宝物,谭德云担心出现意外,就将其中的一部分秘藏在岐山县贺家村的亲戚贺应瑞家。有土匪得知任家村发现宝物的事,多次进村试图抢劫,“包围村庄,拷打百姓”,很多无辜的村民“备受摧残”,有人被杀害,有人被伤害致残。据任登肖讲,1942年事态平息后,密藏在岐山县贺家村贺应瑞家的青铜器,被陆续卖出。
经过这些事件,珍宝失散,大部分流入古董商手中,几经易手,有些流落海外,有些流散于民间。49年后,国内各大博物馆为寻找这批宝物做过大量工作,后来其中很多件被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等多家博物馆通过征集、购买等方式收入馆中。如同样陈列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的梁其壶即为其中之一。
这只喪鼎就是任家村窖藏出土,被认定为商代鼎,为三足圆鼎。直口微敛,边沿宽厚,两只厚实的门洞状大立耳分立于口沿两侧。鼓腹圜底,下有三只粗壮的兽蹄形足。耳外侧有两道与耳轮廓相同的凹槽,口沿下方,上下两周凸弦纹为栏,中间以六道扉棱为鼻,扉棱两侧的乳钉为目,构成六张兽面纹,阳线勾勒。与此相似,兽蹄上部也有扉棱、兽面。其余大面积留白,无纹饰,显出鼓出的大肚子,敦实稳重。有较为清晰的两行共七字铭文,“(女喪)作父庚鼎, _册“。旁边隐约还有其他文字符号,博物馆没有给出对应的楷书释文。
整件器物造型古朴,雄伟厚重,纹饰精美,器物轮廓线条也很优美,是一件珍贵的商周青铜器。这只大鼎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商周展厅第二个展柜最右边,其做工精细程度、器物规整程度,都明显优于在同一展柜最左边的那件商代兽面纹鼎,且这只鼎体型只略大,重量却高出约50%,从口沿、耳处可以看出这只鼎的用料更足一些,更为厚重。
0
阅读:5
夏xxx啊
铭文什么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