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话题引来了不少的讨论,有位经济学家发表文章,【股市走牛不仅无法促进消费,甚至可能抑制消费】,他认为,由于我们的消费主体是中低收入群体,而中低收入群体要占人口比重的60%。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人是占总人口比重40%的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群体。高资产、高学历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意愿更强,反之亦然。因此,股票的主要持有人与消费主体不属于同一类人。股市好转对全国总消费的拉动也就无从谈起,借道股市走牛来促消费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他还说,A股对收入再分配的效应,或更不利于促消费。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只有经济强股市才能强,不能奢望通过股市走强来促消费,或者让股市来担当推动经济增长的重任。 谷子经济成A股投资新风口 记者实探谷子经济为何爆火 今日看盘
此言一出,就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有人认同,有人反对,认同的基本都是摆事实讲道理,从过往历史数据出发,告诉大家,股市7赔2平1赚,拉动股市之后,反而更多的普通人要赔钱,大量的社会财富,向少数富裕阶层集中,最终导致繁荣昙花一现,确实对消费不利。而反对的则更多以微观视角出发,说股市涨了之后,我立马就换车,换房,换手机,这不就是在促进消费吗?股市天天套着我,我反而在节衣缩食,不断补仓。那么你更支持哪个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