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应该是什么样的? 文坛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标

孙正清源 2024-11-20 16:53:03

文坛应该是什么样的? 文坛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个标准的形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整个国家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让所有的文人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争论和争鸣中达到求同存异,达成团结奋进这样的共识。 任谁都应该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像文革时期那样,文学作品千人一面,全国一个声音,绝对是不正常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怎么可能会有完全相同的思想?任何时期任何领域如果缺乏了竞争,必然是死水一潭,逐渐腐朽变质。 尤其是文坛,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个“门派”,把相同相似观点的人集合在一起互相唱和。但不管哪个门派,都只是开派祖师有一定成就,后来者基本上很难成为大家。这也充分证明,缺乏了竞争和互相促进,文坛必然会逐渐失去活力。 原本我国的传统文坛,一般包含这样几种类型的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逐渐传入了西洋诗歌和散文诗、话剧。再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剧逐渐为老百姓所喜爱。但不管什么样的形式,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普通群众之中,文人的作品如果不能受到群众的认可,甚至连生存都不可能做到。 所以一个正常的文坛,应该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共存,即所谓的雅俗共赏。但不管如何,文坛上所有人都不应该成为“御用文人”,所有体制内的文化人,很难有创作创新的动力出现。因此各地所谓的“作家协会”及类似性质的协会,不应该由体制内财政背景,否则就不再是自由创作者,对文化创新是极为不利的。

0 阅读:10
孙正清源

孙正清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