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一位寡妇做挑山夫20年,辛苦养育3个儿女成人,2个成为大学生,还被央视报道,谁料,竟遭婆家及全村人谩骂,大伯更是伸手怒骂她:“不是好人。” 这位寡妇名叫汪美红,是安徽黄山休宁县齐云山镇岩脚村人,高中毕业后嫁给了同村人。 1990年,她生下一个儿子,日子虽贫,家有老小,和睦共处,很是温馨。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一岁多时,汪美红偶然发现儿子的皮肤白得不太正常,带去医院检查,却被诊断为白化病,且双眼几乎失明。 公婆得知后,大骂她是不祥之人,因此村里人对她各种偏见和嘲讽。 所幸,1992年,汪美红生下一对健康的龙凤胎,这时对她的嘲讽声才逐渐平息。 然而,命运总会在适当的时候,露出它最为残酷的一面。 1994年的一天,滂沱大雨,汪美红拦住正要出门捕鱼的丈夫:“外面雷电交加,出去太危险,咱就休息一天吧! 丈夫为了能多赚点生活费,却说:“没事,这点风雨没问题。”说完就消失在风雨中。 谁料,第二天却传来丈夫遇到水流变急,不幸落水身亡的消息。 丈夫瞬间消失,公婆骂她是灾星,把丈夫克死,还断绝来往,同村人对她更是各种冷言嘲讽和欺负。 面对众人指责,娘家劝她趁年轻改嫁,为了孩子,一个几乎全盲的4岁儿子,一对不到2岁的龙凤胎,汪美红选择留下。 汪美红在痛失丈夫的悲痛中,振作起来,除了种田,养牲口,闲余,她四处找活干。 刚好那年,齐云山上要重修道观,没有缆车,需要大量人工挑运建筑材料上山,起步重量100斤,5块钱,日结,这笔钱可是汪美红一家几天的饭钱。 汪美红决定试试这份只有男人才会干的苦力活,于是她扛起了扁担,成为齐云山上第一个女挑山夫。 第一天开工前,她把还在熟睡中的三个孩子,分别拴在饭桌下,放了包子和粥,就出门。 第一担,她就挑起140斤沙子,咬着牙,好不容易才上了肩。 每登一步台阶,压在肩上的扁担吱吱作响,肉在摩擦,无比巨痛,汗水瞬间湿透她的衣衫,呼吸也变得困难,她咬牙坚持,一步步向上登。 每走几十米,就用手杖叉住扁担,休息一会,走过的陡峭山路,她可是一点都不敢往回看。 一天一趟下来,足足花了9个小时,卸扁担时发现,肩膀上的皮肉被粘掉一块,痛得她直掉泪。 带着一身酸痛回到家,她的手脚也是抖的,她顾不上处理肩上的伤,快速收拾一片狼藉的孩子們,吃喝拉撒一起,早已面目全非,臭气熏天。 等清洁收拾完,做饭,喂吃,安顿好孩子们睡觉,已是凌晨1点,她拿着到手的9块血汗钱,心里非常开心,倒床酣然入睡。 然而,第2天起来,汪美红全身发烫发冷,双脚酸痛无比,好想休息,但看到三个孩子,硬是咬牙抹泪坚持。 在汪美红的坚强下,慢慢地,每天从挑一趟,到两趟,甚至是三趟,一般的男挑夫最多都是两趟,而她别无选择。 她不怕苦累,为了家,只要能挣钱,她都能承受住,白天两趟,晚上有散货时,她带上手电筒再挑一趟,深夜的齐云山寂静而深沉,她就一路哼歌驱恐。 周末时,她也会让渐渐长大的双胞胎帮忙挑东西,让她们体验并知道挑山的艰辛,不努力学习,就只能做苦力活赚钱。 大儿子虽身残,却志存高远,汪美红把他送去上海学习技能,学成后在上海做盲人按摩技师,开始为家里分减负担。 2011年,龙凤胎更是不负众望,考上安徽理工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 然而,上万元的学费,汪美红实在交不起,正当她打算挑山活多跑一趟时,齐云山的通车公路即将开通,她面临着失去挑山活。 这时,一位穿街走巷的手挑馄饨老板王一挑,听闻汪美红的事迹后,决定资助龙凤胎完成学业,汪美红特别感动。 齐云山将近4000级台阶,汪美红每天跑两三趟,来回10多公里,她挑了20年,走了近30万公里,挑断扁担50多根,磨破解放鞋120多双。 她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传开,还登上央视舞台,被评为“安徽·好人”,一位慈善家捐助30万给予有着跟汪美红同样遭遇的贫困母亲。 然而,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汪美红再次引起村民的各种不满与恶意嘲讽,说她拿那么多钱,还装穷扮可怜,婆家大伯更是指着她骂:“你要是安徽好人,全中国的好人都死光了。” 汪美红也是屈于无奈,这30万,她根本一分都没拿,几十年的悲惨经历,早让汪美红看透人性,她不理会这些流言,只做问心无愧。 如今,儿女们均已长大,走出齐云山,在村委的帮助下,汪美红在齐云山的半山腰风景区,经营着一家“挑山女茶馆”。 虽然挑山夫的岗位没了,还落下一身病痛,但汪美红依然每天早上8点,挑着货物上茶馆,晚上5点多再下山,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继续经营生活。 20年的挑山生涯,让汪美红变得无比坚强,身体虽然疲惫不堪,但内心却充满了力量,她无畏艰难和嘲讽,用双肩担起重任,为儿女铺就成长大道,在苦难中坚守,用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安徽黄山,一位寡妇做挑山夫20年,辛苦养育3个儿女成人,2个成为大学生,还被央视
阿柯说社会
2024-11-17 18:33:40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