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物价是怎么样的# 生产队时期,除了农村自己生产的粮食价格高,其它凡是商品的价格都高的农民买不起。 本来在农村,粮价问题是个自古以来比较矛盾的问题——谷贱伤农,谷贵伤民。但是在生产队时期,粮食价格畸高,高到种地的农民都买不起的程度。粮食不够吃的农民,想尽办法用蔬菜、野菜、树皮等所有一切从地里找到的物品充饥。 有人说生产队时期粮食价格低,这完全是违背事实的说法: 第一,当时的商品粮价格低一些,但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来说仍然很高,高到农民每天的工作收入只能买一两斤粮食。关键是,哪怕农民手里有钱,这样价格的粮食,农民也买不到。因为“商品粮”的购买,不但需要凭粮票,更重要的是按城市户口配发给家庭的“粮本”,两者缺一个都买不到粮食。 第二,生产队时期,农民也有把自己家分的粮食卖了换钱的情况,但一般都需要暗地里进行买卖。在城市里,有买卖粮票的黑市,粮票价格比粮食供应价高一些。在农村,粮食买卖一般在集市范围内秘密进行,价格相当于商品粮价格和粮票价格加起来。 于是,当时的粮食价格就有两种,一是供应粮(商品粮),一般每斤一毛几分钱;另一种是黑市价格,一般每斤三毛几分钱,相当于1978年农民一个工作日的收入。 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相对于现在价格更是高的离谱: 食盐多年的价格不变,一元钱7斤,农民每天收入可以买一到两斤。 布一般价格两毛钱一尺,农民每天收入可以买一尺。 自行车一般价格在180上下,农民1000天(3年)的收入可以买一辆。 至于其他没有成交量,或者几乎所有人都买不起的物品,价格确实不高,因为低还没人买得起,高了更卖不掉了。 当时物价比较低的,是各种蔬菜,原因是国家鼓励蔬菜种植,种植量很大又没办法储存,卖不掉就会烂掉。
#生产队时,物价是怎么样的# 生产队时期,除了农村自己生产的粮食价格高,其它凡是
孙正清源
2024-11-11 09:26:43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