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是全世界人缘最坏的一群人,他们是最可恨的一群人”。这话听着刺耳吧?没错,

静芙说事儿 2024-10-17 14:32:48

“犹太人是全世界人缘最坏的一群人,他们是最可恨的一群人”。这话听着刺耳吧?没错,这就是李敖,那个以犀利言辞著称的“大师”,对犹太人的评价。[太阳] 你可能会觉得他偏激,甚至有些“地图炮”了。但李敖这人,向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敢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且,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他那些“狂言”背后的逻辑,还真有点细思极恐的意思。 李敖对犹太人的“恶感”,主要源于二战前后的那些事儿。在他看来,犹太人在那段历史中的表现,着实不怎么光彩。 二战前,德国的经济命脉,像是金融、财团这些,基本都被犹太人捏在手里。他们抱团取暖,排挤异己,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最终引发了德国社会的强烈不满。用李敖的话说,就是犹太人“作”过头了,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当然,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是不可饶恕的。但在李敖看来,犹太人也不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可怜”,但也“可恨”。 比如,在德国陷入战争泥潭,物资匮乏的时候,犹太商人却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完全不顾德国人民的死活。甚至当德国政府上门求助时,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自然加深了德国社会对犹太人的仇恨。 二战后,犹太人以“应许之地”为由,在巴勒斯坦地区复国。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李敖却对他们的复国方式颇有微词。他认为犹太人这是拿着两千年前的东西说事,强行复国,完全不讲道理,也不顾国际法。 更让李敖看不惯的是,犹太人在复国后,对曾经迫害过他们的纳粹分子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满世界追捕纳粹余孽,誓要血债血偿。 比如,他们抓捕了纳粹高官艾希曼,并将其秘密运回以色列,在夜色中执行绞刑。这种“追杀到天涯海角”的报复行为,在李敖看来,已经超越了“复仇”的范畴,更像是“睚眦必报”的疯狂。 李敖认为,复仇本身没错,但凡事要有个度。事情已经过去了,再去翻旧账,甚至不惜践踏国际法,就有点过分了。 除了“睚眦必报”,李敖还总结了犹太人的另一个特点:绝不吃亏。用他的话说,就是中国人“以德报怨”,而犹太人眼里只有“以怨报德”。他们锱铢必较,绝对不允许自己吃一点亏,哪怕是占便宜,也要想方设法地占回来。 这种“睚眦必报”、“绝不吃亏”的性格,在李敖看来,是犹太人“人缘差”的根本原因。而这些特质,在如今的以色列身上,似乎也得到了印证。 以巴冲突就是最好的例子。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所作所为,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可以用“残忍”来形容。但以色列国内,却有很多人认为政府的做法“太温和”了,他们恨不得将巴勒斯坦人赶尽杀绝。 这种对外界的反对充耳不闻,一味固执己见的行为,不正是李敖所说的“内聚性强、排外性强”的表现吗?在以色列人看来,巴勒斯坦人惹了他们,就该付出代价,至于国际社会的谴责,他们根本不在乎。 更可怕的是,这种“睚眦必报”的心理,已经渗透到了以色列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对巴勒斯坦人毫不留情,对其他国家,比如伊朗,也充满了敌意。 李敖当年对犹太人的评价,虽然尖锐,但却一针见血。他看到了犹太人性格中的缺陷,也预言了他们未来可能的行为模式。如今看来,他的预言,似乎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李敖的评价,就对所有犹太人贴上标签。但他的观点,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犹太人的行为模式,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李敖的“毒辣”评价,到底是看透了人性,还是被偏见蒙蔽了双眼?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0 阅读:1
静芙说事儿

静芙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