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何在!”贵州贵阳,李女士在母亲去世后,偶然发现一本尘封已久的存折,上面赫然记录着40398元的存款。然而,当她满怀期待地来到银行,准备为母亲的在天之灵取出这笔钱时,却得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复:“钱早就被取走了,存折余额为零!”李女士顿时怒不可遏,她知道母亲从未踏入过银行的大门,这笔钱怎么可能凭空消失?她要求银行拿出取款记录,却遭到百般刁难。一气之下李女士将银行告上法院。[太阳] 何女士接到医院的电话,被告知母亲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离世。悲痛万分的何女士赶到医院,泣不成声地瘫倒在母亲的遗体前。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何女士不得不强忍悲伤,独自承担起料理母亲后事的重担。 按照当地的风俗,逝者的遗物需要在下葬前焚化,以示来去两清。于是,何女士开始细细整理母亲生前的物品,准备付之一炬。 何女士一边整理,一边回想起儿时母亲在这个柜子前缝衣绣花的情景,不禁泪如泉涌。就在她抽泣着收拾衣柜底层时,一个藏在角落里的旧存折吸引了她的注意。 何女士疑惑地拿起这个落满灰尘的存折,小心地掸去浮灰,翻开内页。存折上赫然记录着一笔40398元的存款! 要知道,何女士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平日里连家门都很少出,怎么会有这么一大笔存款? 何女士捧着这个陈旧的存折,陷入了沉思。她努力回想母亲的一生,试图寻找这笔存款的来历。母亲一辈子都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很少出门,更不要说去银行存钱了。何女士越想越疑惑,这笔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突然,一个久远的记忆片段浮现在何女士脑海中。那是在父亲去世前不久,有一天,父亲神神秘秘地把母亲叫到房间,俩人在里面嘀嘀咕咕说了很久。 何女士当时并没有在意,只当是父母在讨论家事。现在想来,父亲当时可能就是在嘱咐母亲这笔存款的事情。 何女士的父亲一生勤劳,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始终想给妻子儿女一个安稳的生活。他可能早就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便想悄悄给母亲存下一笔钱,即使他走了,也能保证母亲的晚年生活无忧。 何女士小心翼翼地收好存折和父亲的照片,又翻出户口本等证件,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银行。 第二天,何女士满怀期待地来到银行,准备取出父母留下的这笔宝贵遗产。然而,当她把存折递给柜员,请求支取存款时,却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复。 柜员看过存折后,冷冰冰地告诉何女士,这个账户里一分钱都没有了,40398元在几年前就被人取走了。 何女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仔细翻看存折,上面分明没有任何支取的记录,怎么可能被人取空了呢? 何女士追问银行,钱是被谁取走的,银行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起初,银行声称是何女士的母亲亲自来取的钱,只是取款后没来得及打印记录。 何女士一听就火了,她母亲文化程度很低,平时连家门都很少出,怎么可能独自跑来银行取钱? 见何女士质疑,银行又改口了,说钱是何女士母亲委托别人代取的。何女士追问那人是谁,与母亲什么关系,银行却又答不上来了。种种迹象表明,银行的说法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 何女士越想越气,她觉得银行分明是在抵赖,4万多元说没就没了,没有任何记录和证据,这不是明摆着的抢钱吗? 她要求银行调取当时的监控录像和交易记录,但银行却称由于时间太久远,资料已经被销毁了。 何女士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这笔钱承载着父母的爱和嘱托,是母亲留给自己的唯一遗产,怎么能说没就没了呢?她决心一定要讨回公道,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无奈与银行多次交涉无果,何女士愤而将银行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何女士拿出了母亲的存折,向法官陈述事情的经过。 她言辞恳切地表示,母亲生前从未提过这笔钱,更不可能独自或委托他人前往银行取款。存折上也没有任何支取的痕迹,银行却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钱是如何被取走的。何女士请求法院主持公道,判令银行返还存款。 而银行的辩护词却漏洞百出,他们辩称钱是何女士母亲生前取走的,一再强调银行没有义务再支付。当法官质问银行为何没有任何取款记录时,银行却表示,由于系统升级,数据丢失,无法提供证据。 法官听完双方陈述,当庭宣判,何女士提供的存折证明其母亲确有存款,而银行却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钱已被领取,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法院判决银行必须返还何女士40398元存款本金及利息。 何女士终于通过法律途径,讨回了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这场官司也让她对银行的诚信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作为金融机构,银行理应为客户的财产安全负责,但在何女士母亲的存款问题上,银行却表现得如此不负责任,前后矛盾的说辞更是漏洞百出,让人不得不怀疑其内部管理的混乱。 信息来源:华阴市检察院——《去世的母亲留有余额为40398元的存折,子女到银行办理取款业务。银行却说钱被取走了。女子不认可银行的说法》的报道。
“天理何在!”贵州贵阳,李女士在母亲去世后,偶然发现一本尘封已久的存折,上面赫然
静芙说事儿
2024-10-14 17:01: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