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远宦帖

浩瀚说收藏 2024-10-16 13:42:09
《远宦帖》亦称《省别帖》,王羲之 在信中对周抚对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况时,对其病重非常担忧。信中还问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况。​内容是: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大意:看到你另外来的信,问候起我家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挂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 台北故宫公布《远宦帖》原图《远宦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刻入《淳化阁帖》卷六;《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澄清堂帖》(孙承泽本)均曾刻入。宋代曾入大观、宣和内府,有大观、宣和诸印玺。《远宦帖》前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晋王羲之远宦帖”七字。​后曾入金明昌内府,及北燕张氏,后归贾似道。明时曾为秀水项元汴所藏,入清由耿会侯、安岐所递藏,曾著录于《墨缘汇观》,订为唐人钩墓本。嗣入清内府,但未钤内府收藏印,故石渠亦无著录。作品钤有“宣和”、“墨林”、“项子京家珍藏”、“仪周鉴赏”等鉴藏印。​《远宦帖》草法以简约为主,虽间有萦绕,亦简略不繁。其字间隔不大,较为拥密,字形多向横扁发挥,无一笔纵情直下者。行距颇有余地。​整篇气势虽不畅速,但和谐无碍,中无滞阻之处。笔画洒落有致,粗细之间匀净清爽,又不失其古朴之趣,从中甚可体会古人作草并不一味求其潦草恣肆,而是凝重而无阻塞;但全面来看,气充意随,一气呵成,如瀑流之激荡,时有浪花泛起,足可流连其间,领悟寄情其间,遣词造句之含蕴。 来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