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底,冀中平原,鬼子正对着地图挠头。这帮八路,神出鬼没的,仗着熟悉地形,

静芙说事儿 2024-10-15 17:44:57

1940年底,冀中平原,鬼子正对着地图挠头。这帮八路,神出鬼没的,仗着熟悉地形,打完就跑,跟泥鳅似的,太难抓了![太阳] 说起来,这事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当时八路军冀中军区17团奉命在平汉铁路附近搞事情,专门破坏鬼子的交通线。 这天,一个交通员急匆匆地跑到团部,说得到可靠情报,晚上有一列鬼子的军火列车要从定县开往石家庄。 好家伙,这可是个大肥羊啊!17团团长闵鸿友和政委姚国民一合计,决定就在定县南边,宣村到黄富城那段铁路埋伏,给鬼子来个“轰隆一声响,送你上西天”。 当天晚上8点多,鬼子的军列准时到达。这列车装了40多辆汽车,9门山炮,8门野炮,还有1辆坦克,以及堆积如山的弹药和物资,足足有300多鬼子押运,说是武装到牙齿也不为过。 眼看列车进入埋伏圈,闵团长一声令下,工兵排的战士们拉响了地雷,几十颗地雷同时爆炸,那场面,简直比过年放烟花还热闹。 爆炸过后,铁轨上只剩下扭曲的钢铁巨兽,不少鬼子当场就被炸飞,剩下的也是晕头转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17团的战士们分割包围了。 战斗持续了1个小时,300多鬼子全部被歼灭,一个都没跑掉。打扫战场时,战士们发现大部分汽车和火炮都被炸毁了,只有两门山炮还能用,其他能带走的战利品也都打包带走,剩下的直接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漂亮!消息传回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高兴坏了,直接通电嘉奖,称赞17团“机动灵活,打快撤快,英勇顽强”。 然而,这一仗也彻底把鬼子惹毛了。损失了这么多武器装备,简直是奇耻大辱!他们发誓要报仇雪恨,一定要把17团碎尸万段! 鬼子通过汉奸打听到,17团正在南龙港休整,于是连夜集结了300多精锐,还带上一门步兵炮,气势汹汹地杀奔南龙港,准备打17团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防止暴露目标,这帮鬼子也是煞费苦心。他们轻手轻脚,走路都不带声的,甚至还给拉炮的军马的马蹄包上了棉花,简直是把“猥琐发育,别浪”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凌晨6点,天还没亮,鬼子就摸到了南龙港附近,兵分三路,悄悄地包围了村庄。眼看包围圈就要合拢,鬼子中队长心里暗暗得意:哼,这回看你们还怎么跑!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 前面说过,为了不发出声音,鬼子给拉炮的军马蹄子包上了棉花。但是,南龙港这边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加上步兵炮又重,军马走起来非常吃力。 突然,一匹军马脚下一滑,踩到了一块石头,重重地摔倒在地。这一下摔得不轻,疼得那匹马顿时发出一声凄厉的嘶鸣! 这突如其来的马嘶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也惊醒了17团的哨兵。 “有情况!鬼子来了!”哨兵大喊一声,立刻鸣枪示警。 枪声就是命令!正在睡觉的17团战士们听到枪声,立刻翻身起床,抓起武器就往外冲。 闵鸿友和姚国民也迅速反应过来,一边指挥部队按照预定方案占领阵地,一边命令通讯员赶紧把情况报告给上级。 9连和10连负责前沿阵地,他们刚进入阵地,就遭到了鬼子的猛烈攻击。鬼子集中了步兵炮和重机枪,对着9连、10连的阵地一顿狂轰滥炸。 两个连的战士们顽强抵抗,但鬼子的火力太猛,眼看就要顶不住了。9连连长当机立断,下令先撤出前沿阵地,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再反击。 鬼子占领前沿阵地后,立刻用土堆构筑机枪阵地,机枪口对着村口,掩护后面的鬼子冲进村子。 情况万分危急!闵鸿友知道,一旦让鬼子冲进村子,17团就会陷入三面包围的危险境地。他当机立断,命令3营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夺回前沿阵地,把鬼子赶出去! 与此同时,闵鸿友又命令预备队2营绕到鬼子侧后方,配合3营的进攻。 接到命令后,9连、10连的战士们再次发起冲锋,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向冲进村子的鬼子发起了反击。 然而,村里的道路狭窄,不利于部队展开,两个连的反冲锋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又增加了伤亡。 不过,这一波反冲锋也并非毫无作用,至少把鬼子又赶回了村边,双方在村口附近形成了对峙。 就在这时,绕到鬼子侧后方的2营突然杀出,对着鬼子后方就是一顿猛烈攻击。 鬼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9连、10连抓住机会,从正面发起夹击,终于将鬼子击退,中路的战斗暂时得到了缓解。 早上8点半,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战斗终于结束了。17团再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鬼子神岗中队几乎被全歼,只有6个人侥幸逃脱。 这两次战斗,17团充分展现了八路军的灵活战术和顽强作风。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巧妙设伏,打得鬼子措手不及。 这两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冀中人民的抗日斗志,也让鬼子见识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抵抗决心。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17团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阅读:3
静芙说事儿

静芙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