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16岁的张作霖落难乞讨,孙寡妇看中了他,解开衣扣,掏出一块腰牌给他“

福星徠说事 2024-10-15 11:12:28

1891年,16岁的张作霖落难乞讨,孙寡妇看中了他,解开衣扣,掏出一块腰牌给他“拿着,出入后院方便!”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收留,成全了张作霖也成全了她自己。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谁能想到,一个为了蹭饭,差点被棍棒打跑的落魄少年,日后会成为手握重权的北洋军阀? 张作霖的发迹史,跌宕起伏,而他与一位普通农妇孙寡妇的故事,更是为这段传奇增添了一抹人性的光辉。 张作霖的童年,充满了苦难的底色。父亲嗜赌成性,最终因债务纠纷丢了性命。哥哥为父报仇,失手杀人锒铛入狱,留下年幼的弟弟妹妹和体弱的母亲,全靠着亲戚的救济勉强度日。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张作霖早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萌生了闯荡一番、改变命运的念头。 1890年,不满二十岁的张作霖,怀揣着模糊的梦想,告别了家乡。他学过木匠、当过兽医,但都只是皮毛功夫,无法以此养家糊口。 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只能四处打零工,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漂泊的日子里,他尝尽了人情冷暖,也逐渐被现实磨去了棱角,变得落魄不堪。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作霖路过一户人家,看到门口排着长队,像是发放食物。饥肠辘辘的他,顾不得其他,也混进了队伍。 就这样,他靠着“蹭饭”度过了几天。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伎俩很快就被识破,被带到了这家主人——孙寡妇面前。 彼时的孙寡妇,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独自撑起了家族的生意。她性格坚韧,做事果断,在当地颇有名望。 然而,这位女强人,却有着一颗柔软的心。她没有责怪张作霖的欺骗行为,反而被他的落魄和无助触动了恻隐之心。 孙寡妇不仅没有赶走张作霖,还给他提供了食物和住所。在孙家,张作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也开始反省自己之前的浑浑噩噩。 他主动帮助孙家干活,从一个偷奸耍滑的“懒汉”变成了勤劳肯干的“好小伙”。孙寡妇也越来越欣赏他的勤奋和上进,将他视为己出,认作干儿子,对他关怀备至。 在孙寡妇的鼓励和帮助下,张作霖心中的雄心壮志再次被点燃。他意识到,安逸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要出去闯荡,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告别了孙寡妇,踏上了新的征程。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张作霖抓住机会加入了清军。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才能,他很快在军队中脱颖而出,一路晋升,成为了手握兵权的将领。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参与了义和团运动、武昌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尽管身处乱世,张作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面对日本人的拉拢和诱惑,他始终不为所动,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坚决抵抗外敌入侵。 即使在成为北洋政府的陆海军大元帅之后,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将民族大义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在功成名就之后,张作霖从未忘记孙寡妇的恩情。他时常回到孙家探望,嘘寒问暖,为她带去各种礼物,让她安享晚年。在他心中,孙寡妇不仅仅是他的恩人,更是他精神上的支柱,是他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然而,岁月不饶人,孙寡妇最终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得知消息的张作霖悲痛万分,他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赶回孙家,为她操办了隆重的葬礼,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感激之情。 他还专门为孙寡妇立了牌位,将其供奉起来,希望后人能够记住这位善良的老人,以及她与自己之间那段感人至深的往事。 张作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落魄少年,一步步climb到权力的巅峰,成为叱咤风云的北洋枭雄。 然而,在他心中,始终铭记着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尤其是孙寡妇的恩情,更是被他视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0 阅读:48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