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杰作》真大胆

作忠评影剧综 2024-03-06 13:07:06
电影二手杰作 的剧情与作家、导演身份的韩寒极其相似。 如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凭《杯中窥人》一文崭露头角,去迟了错过了比赛,老师为他单独开一场,电影中变成了郭麒麟因病去不了但可以特殊对待。 以及韩寒高中辍学,靠《三重门》年少成名,名气越大时出现父亲代笔传闻,随后此事越闹越大,但也不了了之,之后韩寒不再写作,专心将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 片中则是郭麒麟 借《少年的你去哪了》名声大噪,于和伟让郭麒麟暂时不上学。 但随着郭麒麟的苏醒与封笔,于和伟 不甘心,便自己写了一本《归来仍是少年》自己出版,可遣词造句的雷同让代笔事件甚嚣尘上,电影计划也泡汤了。 《二手杰作》延续的就是这一路数,仅有的区别就是韩寒成功了,电影是艺术加工,并带有黑色元素,为了让电影跟韩寒更接近,导演还加入了迷影元素。 如《后会无期》中的台词,“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还有致敬与复制《阳光灿烂的日子》《西虹市首富》《心花路放》等电影中的片段跟台词。 当然,必不可少的黑色幽默与荒诞不经也得出场,不然电影就不是那味儿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讽刺了装腔作势的文人墨客,表面之乎者也,满口道德文章,实则绣花枕头。 那些出书的所谓明星名人,他们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但个个爱好出书,动不动就标榜喜欢读书,大家名作随口就来。 而他们的书里的内容都是文字大如牛、空格使劲敲、再加些写真,可这种著作竟然被追捧、上节目、办签售、刷数据,自诩为文化人。 这是国内文化的乱象,也是娱乐圈为立人设所撒的谎。 编了一个弥天大谎,一个谎圆另一个谎,再利用这个标签进行粉丝经济,杰作是假的,二手是真的。 所以待到塌房的那天,基本都是树倒猢狲散,因为他们并无才学,全靠包装,《二手杰作》的讽刺可谓辛辣,用反向镜像的夸来衬托背后的骂。 其次是对豆瓣的不客气。 宁浩一直以来都对豆瓣的装不怎么待见,之前就拍过《心花路放》来恶心他们,导致该片多年来一直被骂,评分也上不去。 《二手杰作》也不例外,一句“你不想搞文学,想搞哲学”和在医院手捧蜡烛唱歌祈福嘲讽了豆瓣的玻璃心文青。 所以《二手杰作》在豆瓣的评分有可能不会高,毕竟豆瓣那群人挺清高,“眼里容不得沙子”,更见不得别人踩他们。 最后则是于和伟这个角色的搞笑、欲望与心酸,努力到头,妥协了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