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觉得《色戒》是烂片?

作忠评影剧综 2024-03-06 13:06:25
《色·戒》是李安为数不多的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电影。 题材是传统的谍战+情爱,并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致使影片的故事性不强,剧情推进都不惊讶。 这样一个听起来有些老掉牙的故事,李安如何将其拍成了金狮奖?两个字,气韵,身是故事,神是题材,韵是韵味。 故事为载体,题材是外衣,但韵才是《色·戒》的立足之本,这种气质让电影在身和神都不是特别出彩的情况下,依然极具艺术水准。 故事为载体,题材是外衣,但韵才是《色·戒》的立足之本,这种气质让电影在身和神都不是特别出彩的情况下,依然极具艺术水准。 ‍‍‍‍《色·戒》的每一处结构都靠气韵所带来的意境、韵味、神采和风度吊着。 就像画技的勾、皴、擦、染、点五法一样,勾是勾勒框架,皴是表现纹理,擦是对皴的补充,染是染色,点是点缀。‍ 李安将电影当作画,以此描绘影片的气韵,王佳芝就是画中景。 王佳芝是个缺爱的人,与同学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了治愈自己缺少的部分,可白白地失身和他们的无能使她不再期待,《色·戒》的气韵由此转变。 三年后,邝裕民跟王佳芝在上海相遇,李安以皴法来表现王佳芝的纹理。 邝裕民再次请她故技重施,是李安在重塑她之前的气韵,三场船戏是擦,对皴进行补充,三年前的莽撞让《色·戒》的气韵消失,现在开始打破重组。 第一场船戏,找到了存在的意义,一洗无精打采的面貌,第二场船戏,看清自己与现实,试图平衡爱和忠诚,第三场船戏,确定了自己所爱,眼中曾有过的光再度回归。‍‍‍‍‍‍‍‍ 片尾,王佳芝跟邝裕民他们一起被枪决。 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后悔和害怕,取而代之的是欢悦、幸福与释怀,因为她放弃一切为的就是得到爱,父亲给不了,邝裕民给不了,易先生给了她。 但她活得太清醒了,深知易先生和她的身份,以及所处的时局不会容许他们相爱,所以王佳芝选择得到肯定后自我毁灭,带着微笑心满意足地离开。 最后王佳芝眼中久违的光回来了,也把《色·戒》的气韵拉了回来。‍ 李安 在倒叙中一步步毁掉气韵,又从剧情中段开始慢慢重组气韵,先破后立,《色·戒》让观众提着的那口气始终没有掉凳,好便被捕捉到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