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作者性导演是不是只剩程耳了?
作忠评影剧综
2024-03-06 13:06:18
回顾了一下国内的导演,发现正值当打之年的作者性导演就剩程耳 了。
张艺谋 国师级别的人物,现在对奖项、艺术也没什么过高的追求,思想和态度也变了,把自己当职业导演,遇到喜欢的剧本就拍,也不管合适不合适。
陈凯歌 属于坐在功劳簿上吃老本,《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让他必将影史留名,但之后的他,用一部部电影证明《霸王别姬》不是他拍的。
贾樟柯 忙于布局文化产业和教育事业,没有多少精力留给电影,本来拍片速度就慢,现在更是多年未见一部,以前电影中的文学性与现实性也慢慢消失了。
娄烨,一个“禁”字把他抬到了不属于他的高度,但也改变不了他为法国俯首的本质,管虎春秋人,陆川高估了,冯小刚过去还能看,现在只会炒冷饭。
早期的宁浩还能兼顾艺术与商业,现在一头栽进商业片的大潮中,早已忘了初心,他培养出来了文牧野,技法很娴熟,但作品过少,还有待证明。
曹保平缺少硬通货的代表作,如《红高粱》《小武》《疯狂的石头》这个级别的,忻钰坤、魏书均等人还需要时间的沉淀,目前还担不起“作者性”这三个字。
港台的人才凋零与内地类似,王家卫 、侯孝贤 ,影史地位,名与利,什么都不缺,还在拍电影基本上等同于“玩票”了。
他们之下,杜琪峰明显跟不上时代了,他的言论还是停留在过去的那种思考方式上,许鞍华也是廉颇老矣,庄文强、麦兆辉、翁子光等都是类型片导演,从未染指过作者性。
而湾湾,李安 是高华,他的主场在好莱坞,其他人自从金 马 奖把自己作没之后,已经很少能听到有才华导演的消息,陈正道、程伟豪等人难当大任。
这么一对比,两岸三地的情况都差不多,内地看似市场火热,实则泡沫,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电影也尚未真正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但高票房会暂时遮盖一切问题。
其实,已经到了静下来谈艺术的时候了,希望程耳的作者性能够成为旗帜,让更多的后来者可以立足艺术,再看票房。
不然真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了,每天都是谁的票房高了,谁的票房低了,国产电影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何时才能到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