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侦察兵-关于pla陆军的那些炮兵侦查校射无人机
写这篇文章的引子是在看了一张70周年周年国庆大阅的图后,对其中无人作战第一方队中4型无人机中的后3型产生了兴趣。
先从图中的“校射侦查无人机”谈起。
众所周知,我国陆军对于无人机的应用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并在炮兵校射,毁伤评估等各方面都有应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由西北工业大学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ASN206系列无人机,于1994年12月完成研制工作,此后又经过了复杂的变迁与技术沿革,一直为我国陆军炮兵的大口径榴弹炮,远程火箭炮提供火力指示,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最早的机体上刷有ASN206字样的无人机,再到2019年国庆大阅上的校射侦查无人机,就会发现两者虽然在总体布局上没有大的变化,但在细节上已经天差地别。笔者在这里暂且不讨论这其中的变迁,综合网上的资料,这里暂且认为我军炮兵侦查校射无人机的机型变化为:ASN206-JWP01/01A-JWP02-19年国庆阅兵亮相的侦查校射无人机及其衍生型号。
那么就让我们看看目前陆军广泛使用的,经常与pcl181,plz05,03火箭炮等在军事报道中一起出镜的,在2019年国庆阅兵上正式亮相的这款炮侦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目前公开报道的有两个不同的型号,普通的侦查校射无人机,以及在其机体上衍生而来的电子战型号。
1基本型
PART1 发射车部分
19大阅兵亮相的的这款新型校射侦查无人机,相比以前的JWP01/01A,JWP02型无人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平台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卡车后面是平板,上面只有一个发射平台,进化到了一汽MV3底盘。这个底盘不仅能够在上层作为无人机的起飞平台,还能在下层储存两架无人机,并且在驾驶楼和后部中间的部分自带了一部液压折叠起重机,到达指定地点后,取出无人机各个部件组装完成后,加电注油,子系统检查过后,用吊车将无人机吊起,然后将无人机滑橇放上发射架,并将靠近机头的两侧部分,左右机翼下翼面于发射架相对上后,安装火箭,士兵依靠人力转动发射架,指向特定位置并调整发射架仰角后,最后发射。
无人机的储存位置就位于车辆后部车厢下方的位置,左右两侧双开,锁位于最上,打开之后,内部是两架无人机的机身,此时的无人机没有机翼以及与两翼相连的双尾撑结构,头顶上的数据链天线也未安装,整个机身大体上呈现一个很规整的长方体形状(大嘘),总之这样的构型很利于收纳。其两个垂尾和支撑杆相连的结构分别储存在前壁和后壁,靠在前壁上的两个垂尾连接支撑杆结构的垂尾和尾灯朝一侧,后壁同前壁。
继续帧查了一下,前壁关于尾翼连支撑杆的更多细节:底下两个滑轨,壁上有一个明显的类似于梳子的结构,估计就是上两片尾翼插进去的
(今天暂时先写到这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