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倾覆渔业局长要求船主别报警#【#官员保乌纱竟比渔民保命更重要#?】据中国新

大皖新闻 2025-11-28 18:03:36

#渔船倾覆渔业局长要求船主别报警#【#官员保乌纱竟比渔民保命更重要#?】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段时间,辽宁省接连发生渔船倾覆事故。其中,11月10日,一艘渔船在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附近海域发生倾覆,2人被附近经过的货船救起,其余9人失踪。渔船倾覆事故中,营口市鲅鱼圈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徐某的行为令人心寒:面对落水船员,不仅不组织救援,反而要求船主“不要报警求救”,企图掩盖真相。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冷漠,暴露了基层监管中令人痛心的失守。海上作业风险高,渔民出海谋生,靠的是技能经验,盼的是平安归来,倚仗的是监管部门的保驾护航。当渔船遭遇倾覆险情,每一分钟都关乎生命安危,组织救援、协调力量本是渔业部门负责人的天职。徐某却背道而驰,在渔民生命攸关之际,想的不是如何救人,而是如何掩盖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其行为背离了公职人员的责任使命,突破了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底线。“不报警”的逻辑,是官僚主义与侥幸心理的合谋,暴露了个别官员逃避责任、掩盖问题的惯性思维。他们怕事故暴露监管漏洞,怕追究连带责任,于是选择隐瞒——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不仅延误救援时机,更践踏了生命至上的底线。对生命的漠视,比事故本身更令人寒心;试图掩盖真相的举动,更是错上加错。目前,徐某因涉嫌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调查,等待他的将是纪法的严惩。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不仅暴露了个别公职人员漠视生命的冷血,更撕开了渔业安全生产监管的漏洞,敲响了权力不可失守、监管不可真空的警钟。事故频发背后,是监管链条的断裂与权力的失责失守。调查发现,事故渔船船主蓄意使用他人资质应付检查,安排无有效证书人员出海作业,不具备合法出海资质却能顺利航行,这背后必然存在监管缺位的问题。从船舶检验到日常巡查,从资质审核到出海监管,任何一个环节严格把关,都能及时发现隐患、制止违规。可实际情况是,监管沦为形式,制度形同虚设,个别公职人员要么当“甩手掌柜”,要么与违规者串通一气,让本应守护安全的监管防线彻底失守。这场教训警示我们:监管的真空,本质是责任的真空;制度的漏洞,本质是良知的漏洞。事实上,监管的真空从来不是偶然的。它既源于日常监督的宽松软,也源于问责压力的传导不足。直到辽宁省纪委监委成立专班、异地立案、提级侦办,才撬动了这场彻底整顿。截至11月24日,辽宁省纪委监委共立案162人,留置31人,104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2人主动投案。一系列雷霆行动彰显了严惩失职渎职、坚决反腐的坚定决心。从严查处是鲜明态度,更要举一反三堵住监管漏洞。深挖根源,需要监管从“纸面”落到“水面”,从根本上解决监管真空的问题。要聚焦渔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健全从船舶检验、船员资质审核到出海作业监管的全链条制度,让每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强化监督问责,紧盯“关键少数”,对落实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以及“喊口号、行动差、务虚功”等问题严肃追责,让监管者不敢失职、不能失职。生命至上,必须成为融入血液的信仰。安全生产的最大保障,不是技术,不是制度,而是人心。只有当每一个监管者真正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才会在风浪来临时不犹豫、不退缩、不隐瞒。让每一次出海都有安全保障,让每一起险情都能得到及时处置,让漠视生命、失职渎职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共同筑牢生命的防线,让大海的咆哮不再伴随人间的叹息。(安徽时评)

0 阅读:7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