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们部队在老山轮战,牺牲了348名战友,受伤的1100多人。子弹、弹片击中头部和胸部的,全部阵亡,击中四肢的,经止血紧急处后能送师医院的,百之九十的能得救,6小时以后送到医院的,很难救活,因为流血太多了。 老山那地方山高林密越军躲在暗处时不时放冷枪放炮弹咱们部队轮换上去那会儿正值雨季山路泥泞不堪每一步都走得艰难,炮弹碎片和子弹飞来飞去战士们冲锋时头部胸部中弹的几乎瞬间就没了呼吸因为那些部位连着大脑和心脏一打穿生命迹象立刻消失,相比之下四肢受伤的战士还算幸运只要动脉没断赶紧用三角巾或衣服捆紧止血就能多撑一会儿,但关键得看送医时间从阵地到师医院全靠战友们抬担架一步一步挪山地陡峭平均每小时走不了几里路。 医疗队那时候条件有限团卫生队就点基本药品和纱布师医院才有手术设备所以伤员得分轻重缓急处理,头部胸部伤的直接标记为牺牲因为现场根本没法治四肢伤的优先转运时间就是命根子,统计显示四小时内送到医院的九成能活下来超过六小时的血流得太多人就会休克死亡概率飙升,那年五月到年底越军发动多次团级进攻咱们伤亡高峰期救治体系也在实战中慢慢完善救护小组专人负责接力转运减少耽搁。 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多数倒在阵地拉锯战中头部胸部中弹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四肢伤的要是送得快还能捡条命,战场就这样残酷伤口类型决定生死时间因素放大效果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心痛但这也是当年真实的经历,咱们应该记住这些教训向那些勇敢的战士致敬他们用生命守护了和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