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卫队第29任参谋长田母神俊雄连续在社媒发声:建议日本采取强硬措施,回应

璟中玩转世界 2025-11-28 11:51:47

日本航空自卫队第29任参谋长田母神俊雄连续在社媒发声:建议日本采取强硬措施,回应中方关于“敌国条款”的声明,否则,日本会更加沦为笑柄。 田母神俊雄,这位曾经掌控日本空中力量的重量级将领,虽然已经退役,最近却在社交媒体上接连发出挑衅言论。 分量不轻,火药味十足。 问题来了:这只是他个人的“放炮”,还是代表日本政军内部某种正在成型的共识? 田母神俊雄的核心意思其实不复杂:对于中国在联合国关于“敌国条款”的表态,日本不能继续装聋作哑,而要“采取行动”。 什么行动?他说得不太明,但“强硬”两个字已经点明了方向。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言论中多次暗示“过去日本失败不是因为战争错误,而是因为不够坚定”。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历史倒放,是在告诉日本人——“二战不是不该打,而是没打好”。 这套逻辑在国际上很难站得住脚,但在日本国内,却不是没有市场。 田母神俊雄这些年一直活跃在右翼圈子,他的粉丝不少。 他曾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支持修改和平宪法,现在又高调鼓吹“先发制人”,可见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的政治主张。 更需要警惕的是,田母神俊雄的言论并不是孤立存在。 像高市早苗这样的自民党“鹰派”人物,也在公开场合多次呼吁修改宪法第九条,取消对“专守防卫”的限制。 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推动日本“正常国家化”的议程。 看似是为了国家安全,实则是在为军事扩张铺路。 媒体也在推波助澜,一些媒体对这些“强硬论”大多持支持态度,而一些媒体的理性声音,却越来越边缘化。 舆论场的倾斜,为田母神俊雄之流提供了更大的发声空间。 在这种氛围下,“战争不是罪过,软弱才是耻辱”这种危险叙事,正在变得越来越主流。 田母神俊雄的“强硬建议”如果仅仅是纸上谈兵,那还属于风险可控。 但看一看日本这几年跟美国的军事互动,就会发现他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此前,美国国会批准对日本出口400枚“战斧”巡航导弹,这是一种可以从远距离精确打击对方军事目标的进攻型武器,跟“防御”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更引人注意的是,美日军演的频率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从“利剑演习”到“铁拳联合”,日本自卫队几乎全年无休地配合美军进行“岛屿争夺”和“快速打击”演练,明显是在为某种可能的冲突做准备。 很多国际专家已经指出,美国正在把日本打造成“亚太前沿打击基地”,战略逻辑和乌克兰如出一辙:自己不下场,把盟友推上前线,消耗对手。 这不是阴谋论,换句话说,田母神俊雄的“强硬论”,很可能正是对美国战略节奏的一次精准呼应。 田母神俊雄可能以为,打仗靠的是意志力——只要够狠,就能赢。 但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从来都是“无差别”的,尤其对于像日本这样资源有限、地理暴露、民众普遍反战的国家来说,一旦卷入冲突,将是毁灭性的。 日本在二战中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东京大轰炸、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不只是历史课本里的照片,更是现实中一代人的记忆。 可现在,一些人却在试图淡化这些历史,把战争包装成“自我防卫”的高级形式。 这不是学历史,这是在玩火。 一旦日本主动挑衅、或者被某些外部势力“引导”走向军事化的道路,国际社会对它的信任也将迅速崩塌。 联合国宪章中关于“敌国条款”的存续虽然已无实际执行力,但它的象征意义依然存在。 一旦日本公开挑战国际秩序,必然引发地区国家的警惕和反制,自己陷入孤立。 田母神俊雄的“强硬论”不是孤立的狂言,更像是一场“试水”: 试探日本社会对军事冒险的接受度,试探美国对日本“主动出击”的态度,也试探亚太局势是否已经接近“临界点”。 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而为这场游戏付出代价的,可能不仅是日本自己。 田母神俊雄说的每一句话,不只是个人观点,更可能是日本部分政治军事精英的“心声”。 面对这样的话语,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田母神俊雄的“强硬建议”,究竟是一个人的呐喊,还是整个国家方向的前奏?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信号。 日本要做和平的维护者,还是成为战略棋局中的“马前卒”?这是全社会需要回答的问题。 如果历史还值得记住,那就该记住战争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废墟。 如果和平还有意义,那就不能被几句“强硬”的口号轻易撕碎。 别再玩火了,田母神俊雄,这个地区,已经够热了。 信源:日本前航空自卫队参谋长再提钓鱼岛争议 引发舆论关注 九尾网

0 阅读:0
璟中玩转世界

璟中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