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年,皇太极要迎娶海兰珠。可五宫已满,海兰珠该如何安排?皇太极心思一动,将

秋柔无法说 2025-11-28 11:02:36

1635年,皇太极要迎娶海兰珠。可五宫已满,海兰珠该如何安排?皇太极心思一动,将正在坐月子的东宫福晋,赏给了大臣南褚。 1635年,皇太极已经四十出头,后宫格局基本定型了。中宫是科尔沁的哲哲,那是他长年的大福晋,地位稳如泰山;西宫是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十三岁就嫁进来,早生了几个闺女;还有其他两个位置,也都塞满了蒙古部落的女人。 这五宫制,本来是满洲人从努尔哈赤那辈儿传下来的规矩,娶老婆不光图好看,还得拉拢部落,稳固后院。结果,海兰珠一到,事儿就麻烦了。 海兰珠这女人,来头不小。她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闺女,哲哲的亲侄女,布木布泰的姐姐。科尔沁部在漠南蒙古牛气得很,早年就跟后金联姻,努尔哈赤那时候就娶了哲哲,皇太极接着娶布木布泰,这关系铁得像一家人。 海兰珠26岁才进宫,按当时的风俗,算大龄剩女了,可史书上说她长得天生丽质,性子温柔,皇太极一见就上头了。科尔沁那边为了加深联盟,又把她送过来,天聪八年十月,她带着哥哥吴克善的护送队,风尘仆仆进了盛京。 皇太极亲自出城迎,摆了大宴,纳她为关雎宫福晋。这名字听着诗情画意,取自《诗经》的“关关雎鸠”,意思是后妃的德行,可实际上,就是皇太极给她开的绿灯,宠得没边儿。海兰珠进宫没多久,就成了皇太极的贴心人,比妹妹布木布泰还吃香。 可问题来了,五宫已满,海兰珠的位子搁哪儿?中宫哲哲动不得,那是皇太极的元老级,科尔沁的代表;西宫布木布泰也稳着,她虽说没生儿子,但生了闺女,家族背景硬;其他宫也都是政治联姻的产物,不能随便挪。 皇太极这时候盯上了东宫福晋,那是个扎鲁特部的博尔济吉特氏。扎鲁特部在漠南蒙古不算顶尖,博尔济吉特氏是贝勒巴雅尔戴青的闺女,天聪六年二月进的宫,当时皇太极派人带了重礼去迎,册封她为东宫侧福晋,位列第三,仅次于哲哲和布木布泰。 进宫头两年,她风头正劲,皇太极赏了她金册金宝,还让她在宴席上坐布木布泰上头。可惜,她连生两个闺女,皇八女和皇九女,没个儿子,这在满洲贵族眼里,就等于没立大功。 皇太极需要儿子来稳固继承,东宫这位置,本该是生皇子的摇篮,结果成了摆设。更要命的是,扎鲁特部的政治分量,比不上科尔沁,海兰珠一来,东宫就成了挡路石。 天聪九年十月初四,博尔济吉特氏刚生下皇九女,身体还虚着,按照满蒙习俗,得坐满月子,不能出门见人。可没过十天,十月初十,皇太极的口谕就下来了。就四个字“不遂汗意”,意思简单粗暴,你不合我意了。 啥叫不合意?一没生儿子,二部落势力弱,三挡了海兰珠的道。皇太极直接下旨,把她赏给叶赫部的南褚。南褚是皇太极的表侄,孝慈高皇后的侄孙,时任正黄旗护军统领,正二品武官,手握兵权,是皇太极的亲信。 这事儿听着荒唐,但搁在满洲贵族的规矩里,不算新鲜。努尔哈赤那辈儿,就有把女人当礼物赏大臣的先例,皇太极自己早年也干过类似事儿。博尔济吉特氏就这样,在月子没坐完的时候,被赶出东宫,嫁给了南褚。 从金枝玉叶的福晋,变成大臣的侧室,这落差,搁谁身上都够呛。可史书上就轻描淡写,没提她后来的日子,只知道她彻底淡出视线,两个闺女留在宫里,由奶妈养大,长大后嫁给蒙古贵族,跟她再没联系。 这事儿一出,海兰珠顺势进了东宫,正式册封关雎宫宸妃。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后,五宫大封,海兰珠位列第二,仅次于哲哲。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秋柔无法说

秋柔无法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