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童年的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庆祝生日,留下了这张满是暖意的

代柔阅览过去 2025-11-27 16:53:02

70年代,童年的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庆祝生日,留下了这张满是暖意的温馨合影。照片里的她眉眼灵动,模样格外清秀可人。可谁也未曾预料到,这位曾意气风发的才女,日后竟会英年早逝,让人满心惋惜。 张纯如虽是美籍华人,但骨子里满是对中国的牵挂!上世纪60年代末,她出生在美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妈都是高知,家里满是书卷气。 小时候,父亲常给她讲南京大屠杀的事儿——父亲当年亲身经历过战火,那些日军烧杀抢掠的残暴画面,像一颗颗沉重的种子,悄悄埋进了她心里。听完这些,小姑娘气得攥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段被掩盖的真相挖出来,让全世界都看看日军的恶行。 为了搜集资料,她可是下足了苦功!不光把中文、日语练得顶呱呱,还凭着一股韧劲自学了德语,就为了能从更多国家的档案里找线索。 1994年,她毅然跑到南京,挨家挨户走访大屠杀幸存者。在那些昏暗的老屋里,她紧紧握着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听他们哭着讲亲人被害的经过,每一个字都像刀子扎心,她自己也哭得稀里哗啦,可手里的笔却从没停过,生怕漏掉一个细节。1997年,她写的《南京大屠杀》一出版,立马在全球轰动,那些尘封几十年的惨痛历史,终于被公之于众,太解气了。 可日本极端分子见她揭露了真相,就疯了似的报复!她的邮箱里塞满了恐吓信,电话铃不分昼夜响,全是死亡威胁,甚至还有人偷偷跟踪她,让她走到哪儿都提心吊胆。 长期被这种恐惧缠着,她慢慢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整个人都被阴霾笼罩着。2004年,才36岁的她,就这么在车里永远离开了,真是让人疼到骨子里!这么勇敢的姑娘,为了正义拼尽了全力,她的名字和勇气,一辈子都该被记住。

0 阅读:2
代柔阅览过去

代柔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