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口出狂言称能击沉福建舰,国防部八字回应尽显从容底气 “痴人说梦,不自量力!”——针对日本自卫队内部近期所谓“具备击沉中国福建舰能力”的论调,中国国防部以简短有力的八个字作出明确回应。言语之间,既透露出对人民海军实力的充分信心,也折射出对这类不切实际言论的轻蔑与清醒。 一、狂妄言论背后的战略焦虑 日本自卫队相关人士近期向媒体放风,声称其海上力量“可对中国福建舰构成打击能力”。此类言论并非孤立出现,而是近年来日本部分势力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尤其是海军力量崛起持续焦虑的体现。 福建舰作为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其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这一进展显然触动了一些习惯于区域军力优势的国家神经。 从军事角度看,日方所谓“击沉航母”的说法,更像是一种脱离现代战争体系的陈旧想象。在现代海战体系中,航母从来不是单一作战单元,而是以编队形式存在,具备多层防空、反潜、电磁防护等综合防御体系。脱离体系支撑空谈“击沉”,既缺乏专业性,也暴露其认知滞后。 二、福建舰的真实战力:不止是一艘航母,而是一个作战体系 福建舰的强大,不仅在于其本身作为大型航母的平台能力,更在于其背后所依托的完整作战体系。它通常不会单独行动,而是与055型万吨驱逐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多型护卫舰及潜艇共同组成航母打击群,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的攻防网络。 尤其是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具备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可在敌方火力范围外发起攻击,形成“以空制海、以潜制海”的非对称优势。再加上歼-35隐形战斗机、空警-600预警机等先进舰载机的配合,福建舰所能发挥的综合作战效能,已远超一般国家海上力量的应对范畴。 三、国防部回应背后的战略定力 国防部此次回应虽言语简洁,却意味深长。一方面,体现出对敌我力量对比的准确判断,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国军队不随他国挑衅言论而情绪化的战略定力。 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发展航母力量,旨在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并非针对任何国家。而日本近年来不断谋求突破“专守防卫”、扩大军费、甚至寻求所谓“反击能力”,这种背离和平宪法精神的动向,才是地区国家真正需要警惕的。 正如中国古语所言:“猛虎不处于卑势,雄鹰不立垂枝。”福建舰的入列,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必然一步,不是为挑衅,而是为守护。那些脱离现实、夸大其词的言论,终究会在实力的照映下,不攻自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