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9年,黄巢大军攻入广州,将盘踞在这里十几万以犹太人为主的番商屠杀殆尽。

友桃聊生活 2025-11-27 13:01:16

公元879年,黄巢大军攻入广州,将盘踞在这里十几万以犹太人为主的番商屠杀殆尽。 这件事在历史上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说这是农民起义的必然结果,也有人觉得背后藏着更复杂的原因。 要理清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还得从黄巢率军南下说起。 黄巢原本想在福建建立根据地,毕竟那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本来想靠着福州的地理优势休整队伍,没想到唐军将领高骈派张璘紧追不舍,加上秦彦、毕师铎这些核心将领临阵倒戈,无奈之下只能放弃福建。 当时广东一带官军布防相对薄弱,而且长期重商轻防,军事资源都集中在内地,这才让黄巢动了南下的心思。 到了广州后黄巢并没有立刻动手,反而多次派人跟朝廷谈判。 一开始他想要天平节度使的职位,那是他老家曹州的地盘,控制着南北交通要道。 后来发现朝廷没这个意思,又改口要当广州节度使,摆明了想割据岭南自立。 唐廷内部对招安这事分歧挺大,多数宰相觉得不如先稳住他,但宰相于琮坚决反对。 于琮是唐僖宗的姑爷爷,说话分量不轻。 他认为广州是朝廷的"钱袋子",光市舶司收入就占全国七成,怎么能随便让给别人。 更何况黄巢狼子野心,给了节度使职位只会养虎为患。 朝廷左思右想,最后只给了个率府率的虚职,这下彻底激怒了黄巢。 谈判破裂后双方矛盾激化,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公元879年冬天,黄巢率军强攻广州。 守城官军根本不是对手,没几天就破城而入,节度使李迢因为拒绝替他起草诏书被处死。 关于屠城的记载,阿拉伯史料《黄金草原》说有十几万外商被杀,《资治通鉴》也提到"焚室庐,杀人如刈麻"的惨状。 不过现在研究发现,当时番商里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其实占多数,犹太人只是少数群体。 这场屠杀对唐朝的打击远超想象。 广州港遭毁后海上丝绸之路几乎中断,外贸收入暴跌九成,朝廷财政雪上加霜。 阿拉伯帝国也因此中断了和唐朝的官方往来,民间贸易纷纷转向越南交趾。 更深远的影响是,岭南地区从此元气大伤,为后来南汉政权割据埋下了隐患。 如此看来,黄巢攻打广州既是军事上的必然选择,也是政治博弈失败的结果。 唐廷为保住财政命脉拒绝妥协,黄巢为实现割据野心悍然动武,最终苦了那些无辜的番商。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政治决策都得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否则很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 其实历史事件往往比记载更复杂,关于"犹太建国阴谋"的说法并没有可靠史料支撑。 但透过这件事,我们能清晰看到唐代中后期外贸格局的脆弱,以及藩镇割据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 或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总能在尘封的记载中给我们新的启示。

0 阅读:53
友桃聊生活

友桃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