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祭出了一个怪招,把“美国优先”发挥到了极致!11月25日,美国内政部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美国居民的国家公园年票价格仍为80美元,非居民的年票价格则上涨至250美元。没有年票的非居民除了得支付标准门票费外,还须额外支付每人100美元的附加费。 这个政策刚公布,不少经常跨边境去美国公园的户外爱好者就炸了锅。比如住在加拿大温哥华的马克,以前每年花80美元就能带着家人逛遍黄石和优胜美地,现在光年票就要250美元,要是临时去没买年票,单次还得加100美元附加费,一家人去一次大峡谷就得多掏小一千块人民币,他直接说“以后宁可去加拿大的班夫公园,也不会再凑美国这个热闹”。 有人说这是特朗普在给国家公园“增收”,但稍微算笔账就知道不对劲。美国国家公园的收入里,门票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靠政府拨款和周边旅游消费带动。现在门票涨这么狠,外国游客肯定会大幅减少,周边的酒店、餐厅、租车行生意都会受影响,整体损失可能比门票增收多得多。而且这种明晃晃的差别定价,把非居民当“待宰羔羊”,完全丢了国家公园本该有的开放包容姿态。 这事儿其实和特朗普之前的操作一脉相承。之前欧盟想和美国联手应对问题,顺便让美国取消钢铁关税,结果美国一口回绝:“联手是盟友该做的义务,关税一分不能少。”现在连公园门票都搞双重标准,可见他的“美国优先”从来不是什么宏大战略,就是处处算小账——只要能让美国占点眼前便宜,不管是国际合作还是小事小情,都得按他的账本走。 但这种做法真的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吗?我看悬。伟大的国家从来不是靠薅外人羊毛撑起来的,国家公园本是展示国家魅力的窗口,现在却变成了斤斤计较的收银台。别的国家要是跟着学,对美国游客涨门票、加附加费,最后吃亏的还是美国老百姓。特朗普总觉得“占便宜就是赢”,却忘了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和好感,比那点门票钱值钱多了。这个怪招看似精明,其实是把美国的格局越做越小,最后只会让更多人离美国越来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