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退潮”?家电汽车摩托被国货全方位碾压 日本媒体集体感慨:曾垄断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如今在多个赛道被国货“弯道超车”,往日“高端代名词”的光环彻底褪色。 家电领域早已完成“新旧交替”,松下、东芝在白电市场合计占比不足8%,而海尔、美的、格力三大国货包揽72%份额。现在的国货早已不是“平替”,海尔带着“AI之眼”科技亮相国际展会,智能冰箱能自动识别食材调温,美的渠道下沉到县城无死角,格力售后更是“快准稳”,叠加华为、小米跨界入局,5400亿元规模的智能家电市场,国货靠技术和服务稳稳拿捏。 汽车市场的变革更显“残酷”,2025年前8个月自主品牌在华份额飙至64%,比亚迪以286.4万辆销量一骑绝尘,日系车占比却暴跌至10.8%。2018年铃木黯然退出,2025年广汽三菱深陷困境,日系车企抱着燃油车优势“躺平”,电动化转型慢半拍、智能化跟不上节奏,僵化的合资模式更是让其在新能源赛道彻底掉队。 摩托车市场则是“性价比为王”,春风等国产品牌颜值、性能看齐日系,价格却亲民一大截,直接戳中消费者痛点,让坚守传统的日系摩托失去竞争力。 国货崛起从不是“运气爆棚”,而是技术突破、本地化适配和高性价比的三重buff叠加。日系品牌的落寞,本质是对中国市场变化反应迟缓的战略误判。这场市场更迭,是消费升级的必然,更是产业实力的硬核较量。你觉得日系品牌靠“急起直追”能翻盘,还是会彻底退守细分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