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蔡锷病死了,小情人小凤仙参加完他的葬礼便消失了,直到1998年,她的家人才向外人道出她的结局。这不禁让人感叹道:乱世红颜多命苦呀! 可能很多人都好奇,小凤仙当年到底去了哪里? 葬礼上的白菊还没枯萎,小凤仙就裹着一身素衣消失在北平的胡同里。没人知道她是怎么躲开各路记者和军政要员的眼线,只知道那个曾在云吉班以一曲《高山流水》结识蔡锷的风尘女子,从此断了和旧时光的所有牵连。 她没回南方故土,反而一路向北去了沈阳。乱世里的女人想活下去,总得找个依靠,经人介绍,她嫁给了东北军的一名下级军官李振海。新婚之夜,她没提自己的过去,只说名叫“张洗非”——洗去过往是非,往后只想做个普通妇人。 可命运偏不让她安稳。抗战爆发后,李振海随军转战,她带着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靠给人缝补浆洗勉强糊口。有一次,邻居看到她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偷偷抹泪,照片上的男子身着军装,目光刚毅,谁也没想到那竟是大名鼎鼎的蔡锷将军。她从不敢跟女儿提起自己的过去,就连“小凤仙”这个名字,也成了绝口不提的禁忌。 新中国成立后,李振海去世,小凤仙的日子更难了。好在她一手好针线活派上了用场,被分配到沈阳的一家幼儿园做保育员。孩子们都喜欢这个温柔的“张妈妈”,却没人知道她曾是名动京城的传奇女子。她平日里沉默寡言,只有在教孩子们唱老歌时,眼里才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1951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到沈阳演出,小凤仙鼓起勇气写了一封信,信中简述了自己与蔡锷的过往,希望能得到一份更稳定的工作。梅兰芳见信后大为震惊,当即托人安排她到省文史馆工作。这份工作虽不显赫,却让她得以安度晚年。 晚年的小凤仙很少说话,却总爱坐在窗边发呆,手里时常摩挲着一枚早已失去光泽的玉佩——那是当年蔡锷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她从不跟人谈论蔡锷,可每当有人提起护国运动,她都会侧耳倾听,眼角泛起泪光。 1976年,小凤仙在沈阳病逝,享年76岁。直到1998年,她的女儿李桂兰才在接受采访时,揭开了母亲的真实身份。人们这才知道,那个在历史课本上与蔡锷演绎“美人救英雄”的小凤仙,竟在平凡的生活中隐姓埋名了六十余年。 有人说她傻,放着传奇身世不说,偏要过苦日子;可只有经历过乱世的人才懂,比起“名动京城”的风光,她更想要的是一份安稳。蔡锷的出现,给了她乱世中的一束光,可这束光熄灭后,她只能自己撑起一片天。她不是依附于男人的花瓶,而是在苦难中坚守尊严的独立女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