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财长拜尔说了两句狠话,第一句是“我们不要中国垃圾!”第二句是:“德国决不当傻子!”前一句是他访问中国前说的,后一句是他访问中国后说的。 在欧盟会议上,德国财长克林拜尔直言不讳地抛出“我们不要中国垃圾”,紧接着访华归来又补上一句“德国决不当傻子”。这两句看似简单的话,却像一记耳光,扇醒了欧洲对华贸易的尴尬现实。访前他剑指低价包裹,访后却承认稀土承诺只是空谈。德国这大国,怎么就陷在依赖和对抗的夹缝里出不来? 克林拜尔以直言闻名,在公开场合总用强硬话表达德国经济利益。2025年11月13日布鲁塞尔欧盟财长会议上,他推动对低于150欧元中国小额包裹加征关税。会议同意尽快实施,目标2026年初生效。这针对Temu和Shein等电商,低价货冲击德国零售和就业。他强调保护市场,称这些包裹是廉价进口洪流,扭曲公平竞争。法国部长莱斯库尔附和,希望加速。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事先写信敦促,指出原2028时间表太慢。 克林拜尔的话迅速传开,彭博社报道他直说“我们不想要中国垃圾”,要尽快护市场。这反映德国转向强硬,过去它常刹车欧盟对华措施,现在经济压力大,默茨总理也叫保护钢铁业,不让中国部件进6G网络。西班牙却相反,欢迎中国投资新能源和电池,还在反倾销中获低关税,猪肉出口协议可能增销。欧盟内部意见不一,柏林巴黎推统一,怕北京经济胁迫如稀土限出口和芯片事件。 11月17日克林拜尔带金融商务团访华,从柏林飞北京,参加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后去上海。他是默茨内阁首位访华部长,伴随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和安联高管。核心任务缓和外长瓦德富尔10月底取消访华的紧张,那次因中方会议少,德方遗憾。中国外交部回应视中德为互惠合作。 访华焦点稀土供应和产能过剩。克林拜尔谈德国汽车芯片依赖中国稀土磁铁,要稳定渠道。中方口头承诺保障关键原材料可靠供应链,建立沟通渠道,但无书面协议,无强制力。德国只能提醒履约,这暴露弱势。克林拜尔视此为成果,却坦言分歧大。在钢铁光伏电动车领域,他指中国补贴致过剩,威胁德国工业岗位和公平竞争。中方拒单方削减,坚持市场供需决定。 对话达27项共识,推动绿色债券和资本市场准入,战略对接扩大合作。克林拜尔说对话比争论好,挖掘潜力缓解紧张。但他也提地缘政治因素,如中国出口快增和安世半导体事件冲击汽车业。欧洲改革中心经济学家托杜瓦说,德国不愿升级关系情有可原,但去风险推进慢。克林拜尔在北大演讲强调中德互补,访沪与德企谈投资,抱怨供应链中断。 访华以友好结束,为瓦德富尔后续访铺路。但彭博社11月21日报道,克林拜尔归来对媒体说“德国决不当傻子”,必要时加强市场保护。这前后两句狠话同义,都拒中国货泛滥,护欧洲市场。访前剑指垃圾包裹,访后警醒傻子风险,凸显德国纠结:依赖中国稀土等,却想脱钩跟美国步伐,加关税。现实是时移世易,中国制造业优势大,德国工业领先地位晃动。 克林拜尔访华本想修复关系,却显劣势。中德昔日平等表象没了,北京14亿人口的世界强国,德国在经贸博弈中手软。社民党传统与中国对话,但联合政府内大西洋派意见杂,他需平衡。胡春春分析,表面经贸,背后地缘,摩擦多,规则理解差。克林拜尔出访前对图片报说,了解中国文化重要,讨论澄清事实好。但归来话锋转,暴露心理:想制衡却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