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旗下媒体披露,一架搭载记者的菲律宾比奇1900C轻型公务机,擅自闯入中国黄

含桃出师 2025-11-26 11:29:50

据央视旗下媒体披露,一架搭载记者的菲律宾比奇1900C轻型公务机,擅自闯入中国黄岩岛附近空域,企图尾随中方军舰实施挑衅,却不料早已陷入解放军布下的“天罗地网”。从进入监控视野到被精准锁定、依法驱离,全程不足十分钟,菲方飞行员在收到解放军严正警告后狼狈逃窜,这一幕与此前美军机闯入南海的仓皇结局如出一辙。 美国军事专家早有论断,解放军在南海的常态化部署已构建起密不透风的防御屏障,即便美军想贸然闯入都无异于痴心妄想,更何况实力悬殊的菲律宾。这套被外界称为“天罗地网”的防御系统,并非依赖单一先进装备,而是由太空、空中、海面、水下及岸基构成的五层立体架构,实现全时段、无死角监控。 - 太空层面:高分系列卫星与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组成第一道防线,24小时不间断在轨运行,不仅能实时追踪飞机航线,就连海上渔船的动向都能精准捕捉。合成孔径雷达更具备穿透云雾的能力,即便菲方想借恶劣天气搞突袭,也难逃全程监控。 - 空中层面:空警-500预警机如同“空中司令部”,数百公里外即可锁定目标,并通过数据链同步至各作战单元;翼龙-2无人机则化身不知疲倦的“巡逻兵”,20小时以上的续航能力可实现低空持续监视,即便小型目标也插翅难飞。事实上,菲方公务机刚从巴拉望岛起飞,其挑衅意图便已被中方空中力量识破,预设空域的拦截部署同步启动。 - 海面与水下层面:055型万吨大驱、052D驱逐舰的舰载相控阵雷达,探测范围延伸至数百公里外,搭配海警船日常巡航,构建起无缝衔接的水面警戒圈。更具威慑力的是水下“透明海洋”系统,由智能浮标、水下滑翔机与海底光缆组成的网络,能精准掌握潜艇等水下目标动向。菲机闯入空域的瞬间,中方水面舰艇防空系统已同步启动,水下防线亦严阵以待,其挑衅行为无异于送上门的“实战演练目标”。 黄岩岛的挑衅并非孤立事件,背后离不开菲律宾在仁爱礁的长期耍赖。1999年,菲律宾“马德雷山号”坦克登陆舰故意搁浅仁爱礁,如今24年过去,这艘舰艇早已锈迹斑斑、破败不堪,却被菲方打造成“永久性军事存在”的据点。 菲方的图谋十分明确——以“坐滩”耍赖的方式宣称所谓“主权”,实则“占着茅坑不拉屎”。更恶劣的是,船体腐蚀渗漏的油漆、燃料已严重污染周边海域,导致珊瑚礁受损、鱼类锐减,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今年以来,菲方加快了对破船的补给频率,甚至试图用渔船搭载建材偷偷运送,均被中方海警船及时制止。8月底,“马德雷山号”上的菲方人员蓄意挑衅中方海警,险些引发撞船事故,随后被中方海警依法围困。若非中方出于人道主义考量,一个月后酌情放开补给通道,驻守舰艇的菲方士兵恐将面临断粮危机。 不少人疑惑,中方为何不直接拖走或爆破这艘破船?实则顾虑两点:一是船体一旦解体,将引发大规模海洋污染;二是菲方早已备好“舆论陷阱”,企图借中方动手炒作“中国强硬论”,甚至歪曲为“宣战行为”。但明眼人都清楚,这艘被海水浸泡得千疮百孔的废船,即便加装了太阳能板,也难逃自然损毁的命运,或许一场台风便会让其彻底倾覆。菲方与其在破船上浪费资源,不如珍惜中菲邻里情谊,毕竟中方在洪灾时的援助,远比这些破铜烂铁更实在。 美国早已将南海视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抓手,今年8月东盟防长会议上,美防长公开向菲律宾承诺“重建南海威慑力”。随后,美国“尼米兹”号航母便带领日菲舰艇在南海举行大规模军演,九艘舰艇摆开阵势,专门演练反潜等针对性科目。值得一提的是,这艘“尼米兹”号已在海上部署243天,创下超长部署纪录,期间甚至发生舰载机坠海事故仍硬撑不退,本质上就是想靠刷存在感彰显“威慑力”。有了美国的口头承诺与军事背书,菲方才有了挑衅中方的底气。 菲律宾海军最先进的“何塞·黎刹”级护卫舰,排水量仅2600吨,武器装备仅一门76毫米舰炮加少量导弹,与中国055型万吨大驱相比,简直是“小舢板对航母”。但菲方却误判自身优势,核心原因是被西方宣传误导,认为中国会因“忌惮国际舆论”而不敢采取强硬措施。事实上,中国南海舰队仅055型大驱就有3艘、052D型驱逐舰8艘,再加上航母、核潜艇等尖端装备,实力早已今非昔比,菲方的挑衅无异于以卵击石。 今年日本修改武器出口限制,专门为菲律宾开绿灯,计划提供80亿日元军事援助,包括无人机、二手巡逻艇等装备。尽管这些多是美军淘汰的旧货——比如RQ-11。这种“左右摇摆”的战略,让其难以做出长远规划,反而可能因频繁挑衅陷入被任何国家试图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破坏南海和平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希望菲律宾认清现实,摒弃“抱大腿”的幻想,珍惜中菲邻里情谊,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这才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和平发展的精髓是什么? 现在国际形势是怎么样的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含桃出师

含桃出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