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特朗普电话后,日方态度立刻软化,会晤中国大使,讨论双边关系 据多家日媒报道

小张的社会 2025-11-26 11:25:25

接过特朗普电话后,日方态度立刻软化,会晤中国大使,讨论双边关系 据多家日媒报道,当地时间25日上午,也就是在高市早苗接到特朗普的电话后没多久,日本副外相船越健裕(图1)就在外务省会晤了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图2)。日媒没有透露双方会晤的话题,不过普遍猜测,两人很可能讨论了高市早苗的涉台海言论,以及目前处于紧张状态的双边关系。   事情得从高市早苗的不当言论说起。11 月初,她在国会公然宣称 “台湾有事” 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 “存亡危机事态”,这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暗示日本可能会武力介入台海问题。   这样的言论直接触碰了中方的红线,也严重违背了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把本来就复杂的双边关系推向了危险边缘。   中方的反应迅速且坚决。11 月 14 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就专门约见了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当面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吴江浩明确指出,日方的言论完全是误判形势、不自量力,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方绝不容许任何外部势力干涉,要是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除了外交层面的严正表态,中方还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日本旅游、留学,暂停双方的人文交流活动。每一项都精准击中了日本的相关产业和利益,让日方切实感受到了挑衅的代价。   其实在中方反制的同时,日本国内也出现了不少反对声音。日本各地民众连续多天自发举行集会,抗议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觉得她是在把日本往危险的路上带。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一系列高层通话成为了转折点。11 月 24 日晚,中美元首进行了时长约一小时的通话,事前没有任何预告,消息一出就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话中,中方明确阐明了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台湾回归大陆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也表示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还提到要落实之前会晤的共识,甚至敲定了明年 4 月访华的计划。   有意思的是,第二天上午,高市早苗就接到了特朗普的电话,这通电话持续了 25 分钟,是她发表涉台言论后美日领导人的首次通话。高市早苗只说双方讨论了日美同盟、印太局势等问题,特朗普还把她称作 “好朋友”,但被问到是否涉及台湾问题时,她却以敏感为由拒绝透露细节。   更让人关注的是,这通电话刚结束没多久,日本副外相船越健裕就迫不及待地在外务省会晤了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虽然日媒没明说两人聊了什么,但明眼人都能猜到,核心肯定离不开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和当前紧张的中日关系。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近期日方第一次主动找中方沟通了,早在 11 月 17 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就访问过中国,试图解释高市的言论没有改变日方一贯立场,只是当时中方态度坚决,沟通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这次会晤的时机实在太微妙了,很难不让人把它和前一天的中美元首通话、当天的美日领导人通话联系起来。美方在和中方沟通后,显然把相关的立场和信息传递给了日方,而日方在接到电话后立刻转变态度,主动找中方接触,这背后其实是对当前局势的清醒认知。   中方的实力和决心摆在那里,红线不容触碰,反制措施已经让日方尝到了苦头;而美方当前更注重和中方的沟通合作,并没有打算为了日本的激进做法和中方彻底撕破脸。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日方再硬扛下去显然没有好处,软化态度、主动沟通成为了必然选择。   回顾整个过程,日方从一开始的公然挑衅,到后来的内外承压,再到最终主动寻求对话,这一系列转变充分说明,当今世界的格局早已不是某个国家可以为所欲为的时代了。   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作为支撑。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展现出了大国应有的风范,但这份克制和包容绝不是软弱可欺。   日方如果真的想改善双边关系,光靠事后沟通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拿出实际行动,收回错误言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一切挑衅行为。   那么大家觉得,这次日方主动会晤中方,是真的想修复关系,还是只是权宜之计?未来中日关系能否回到正轨,还需要哪些关键举措?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