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这几天特别高兴,他们发现日本各大热门景点人少了七成,日本人说,中国人这些天不来日本,日本一下子变得舒服了! 最近日本社交平台上,发帖人配文称"京都只是中国游客(尤其团体游客)少了,其他国家游客没少,去那里玩特别舒服"。 往日里,这条连通清水寺和京都站的电车线,一到旅游旺季就被中国旅行团挤得水泄不通,如今可不一样了,从照片里能清楚看到,车厢里靠窗的座位随便挑,再也不用抢了。 这也不是日本人凭空矫情,而是中国游客减少带来的实打实变化,所谓人少七成的说法绝非夸张,看看那些热门景点的真实状况就知道了。 以前每到旅游旺季,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台阶上挤得水泄不通,耳边全是此起彼伏的中文招呼声,想拍一张没人的千本鸟居得等半天,现在不用排队就能慢悠悠走到山顶;浅草寺的手水舍再也没有扎堆刷牙的人群,道顿堀小吃街安静得像被按下了静音键,再也不用在喧闹中吃饭。 不只是京都,北海道的札幌二条市场少了排长队买伴手礼的中国游客,小樽市船见坂也没了举着手机拍短视频的人群,就连东京银座的免税店都不用再挤着购物。 这些变化让日本人真切感受到了舒适,毕竟以前被中国旅行团“承包”的热门路线,现在终于还给本地人了。 这份舒适的背后,是景点并没有因为中国团体客的减少而变得冷清,而且其他国家的游客并没减少,只是少了中国团体客的集中涌入,景点的人流密度刚好降到了舒适水平。 要知道中国游客在日本旅游市场的分量有多足,以前春节期间,伏见稻荷大社附近全是中国人,电车都得被迫让路,北海道更是被中国游客占满,日本网友都吐槽“看不见几个日本人”。现在这部分游客骤减,景点自然就宽松了。 日本网友的欢呼本质上是对“过度旅游”的反弹,以前大巴车团占满街头、游客喧哗的问题确实让本地人不满,现在中国游客少了,他们终于能享受原本属于自己的旅游环境。 比如以前逛清水寺得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现在能静下心来欣赏建筑细节,以前坐京都电车得挤着找座位,现在能舒舒服服坐着看街景,这种从拥挤到宽松的转变,难怪会让日本人觉得“一下子变得舒服了”。 这种舒服感还体现在生活细节里,以前热门景点周边的餐厅吃饭得排队等中国旅行团散场,现在不用预约就能入座。 以前买伴手礼得和大批中国游客抢热门款,现在货架上琳琅满目随便挑;以前赏红叶得在人潮中踮脚拍照,现在能找个绝佳角度慢慢拍。 其他国家的游客数量没少,却没带来拥挤感,因为他们大多是散客,不会像中国团体客那样集中出现在某个景点、某个时段,这种旅游节奏刚好契合了日本人对安静的追求。 不得不说,中国人这波减少赴日,算是意外给日本人送了份“清净大礼”,让他们重新体验到了自家景点该有的样子,也难怪会在社交平台上集体欢呼这种久违的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