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折叠屏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整整七年。从2019年首款折叠手机Mate X亮相至今,我觉得华为每年发布的折叠屏不单单只是「新产品」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华为在「手机形态」上的探索。从最初的外折、内折、竖折,到后来的三折、阔折叠,其实不难发现,华为几乎把每一种可能的折叠形态都尝试了一遍。 但它并不是盲目地做尝试,华为折叠屏的进化有着非常清晰的主轴。从Mate X的外折设计,到P50 Pocket的纵向折叠,再到Mate XT非凡大师的三折形态,以及Pura X独特的阔折叠比例,形态创新对于华为来说,它只是形态的基石头。更为关键的是,可靠性创新。华为通过一代代产品,基本上已经攻克了折叠屏最初的痛点,比如双旋水滴铰链实现了无缝折叠,昆仑玻璃提升了外屏抗刮耐摔性能,玄武架构与新材料应用让Mate X3甚至比直板机更轻薄等等。还有,华为早在Mate Xs上也开始了构建折叠生态的交互逻辑,后续逐步完善的平行视界、自适应UI引擎、全景多窗等功能。屏幕大只是直观的改变,最底层的就是用户和产品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直接,效率会有质的改变。因为有人需要便携,有人追求大屏体验,所以,华为选择给出了所有人都能满意的一个答案。 尤其是最的华为Mate X7搭载的超可靠折叠玄武架构。 其他品牌或许还停留在简单适配,但现在华为已经带来了PC级交互、全景多窗等真正发挥大屏优势的功能体验。截止目前位置,华为折叠屏已经连续六年领跑中国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达到68.9%,我觉得这份成绩应该是对华为折叠屏产品最好的认可。而最新发布的Mate X7,可以说是这七年技术积累的集大成者。它不仅继承了历代产品的技术精华,在细节处也展现出了新的思考,第二代红枫原色摄像头系统,让折叠屏的影像能力直板旗舰看齐。而首次商用的鸿蒙大屏AI智能体协作,也让更多人看到了AI在折叠大屏上的更多可能性。 因此,纵观这七年,你会发现华为折叠屏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从解决「能不能折叠」的基础问题,到思考「如何折叠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再到现在探索「折叠屏还能做什么」的未来可能。这个过程,就是中国科技企业从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