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新闻了吗? 一女子带孩子去斐乐买鞋,从进店到结账试了三次鞋,前后也就十分钟,本来买完鞋这事就完了,没成想服务员把交易截图发到了会员群,女子看见后直接炸了锅。 这看着是服务员一时失态,其实把服务行业藏了好久的认知拧巴给撕开了——要是有人把花多少钱当看人高低的尺子,服务本来该有的心思早变味了。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有些拿着工资做服务的人,反倒在心里偷偷攒着莫名的优越感,早忘了自己既是给人服务的,也是要花钱买东西的普通人。 这种事说到底,是职业认知走歪了:错把工作的平台当自己的权力,误把手里的岗位当高人一等的资本。 2023年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达652.5万人,这类直接接触消费者的岗位,服务态度本是行业根基,却因少数人认知偏差拉低整体体验。 去年接触性服务业工资增速回升,居民服务类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5.3%,薪资提升本应促进行业服务升级,而非滋生职业优越感。 2023年消费市场规模达47万亿元,消费者更看重消费体验,服务员这类行为不仅伤客,长远看也会影响品牌口碑。 服务行业的核心是“服务”而非“评判”,拿着岗位赋予的便利去轻视消费者,既违背职业初心,也与消费市场升级趋势相悖,唯有摆正认知,才能留住顾客、稳住行业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