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建国以来,一直在做三件事:抢别人土地、抢别人出海口、堵别人出海通道。任何时

小茹吖 2025-11-25 21:25:37

俄罗斯建国以来,一直在做三件事:抢别人土地、抢别人出海口、堵别人出海通道。任何时候,跟俄罗斯谈判,的结果都是:你让步,我不动。 先说说抢土地这事儿,俄罗斯的领土扩张史几乎贯穿了它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莫斯科公国算起,几百年间领土从数百平方公里扩张到如今的 1709.82 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1.4%,成为世界领土第一大国。 早年间,它通过北方战争击败瑞典,拿下波罗的海沿岸土地;又通过一系列战争和条约,从波兰、土耳其手中夺取大片领土。 在亚洲,俄罗斯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超过 15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三个法国的面积。 即便是到了近现代,这种对土地的执念也没消减。 2014 年,克里米亚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尽管国际社会多数国家不承认,但俄罗斯始终实际控制着这片战略要地,要知道克里米亚的黑海港口对俄罗斯南部安全至关重要。 再看抢别人出海口的操作,这和俄罗斯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俄罗斯大部分领土位于高纬度地区,海岸线虽长,但常年冰封的港口占了大半,真正能全年通航的优质出海口少得可怜。 为了打破这种地理限制,俄罗斯几代人都在为出海口奔波。 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花了 21 年时间,在沼泽地上建立起来的港口城市。 这里成为俄罗斯面向欧洲的重要门户,每年有超过 3000 艘船舶进出,承担着俄罗斯近 10% 的外贸运输量。 黑海沿岸的塞瓦斯托波尔港,是黑海舰队的母港,通过土耳其海峡可直达地中海,俄罗斯为了保住这个出海口,多次与土耳其、乌克兰等国博弈。 在远东,俄罗斯掌控着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尽管冬季有结冰期,但通过破冰船辅助,仍能维持通航,这里是俄罗斯与亚太地区贸易的重要节点。 这些出海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么是通过战争夺取,要么是通过强硬谈判获得,每一个都凝聚着俄罗斯的战略考量。 封堵别人出海通道,更是俄罗斯维护自身利益的常用手段。既然自己对出海口如此依赖,自然不希望竞争对手拥有顺畅的出海路径。 在波罗的海,俄罗斯通过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导弹部队,对周边国家的港口和航道形成威慑,其部署的 “伊斯坎德尔” 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波罗的海沿岸,让周边国家的出海安全时刻受到牵制。 在黑海,俄罗斯通过控制克里米亚和刻赤海峡,卡住了乌克兰的出海咽喉。 这种封堵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精准打击对手的战略软肋,让自己在地区博弈中占据主动。 而在所有谈判中,“你让步,我不动” 几乎成了俄罗斯的标配。 最典型的就是俄欧能源谈判,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曾高达 40%,俄罗斯凭借这一优势,在谈判中始终占据主导。 每当欧洲提出降低气价或调整供应条款时,俄罗斯要么以减少供应量相威胁,要么坚持原有价格体系,最终往往是欧洲做出让步。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在谈判中不仅没有妥协,反而加强了对克里米亚的控制,还要求西方解除制裁,否则就进一步削减能源供应。 在与乌克兰的谈判中,无论是顿巴斯问题还是刻赤海峡争端,俄罗斯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要求乌克兰承认现状,而自己却很少做出实质性让步。 其实俄罗斯这么做,本质上是基于自身的安全和发展需求。 作为一个地缘环境复杂的大国,它需要通过抢占土地构建安全屏障,通过控制出海口保障经济发展,通过封堵对手维护自身优势。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博弈从来都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毕竟,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来说,守住核心利益,比什么都重要。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