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章士钊纳青楼女子奚翠贞为二夫人,俩人同居5年后,原配妻子愤怒地找他索要说法,他竟说:我们可以一起生活。 章士钊出生在1881年的湖南长沙,从小接受传统教育,1904年考中秀才,次年赴日本留学。在那里,他接触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协助创办《民报》,成为骨干成员。回国后,他活跃在政坛,担任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后来支持北伐。吴弱男生于1887年安徽庐江,祖父是淮军将领吴长庆,她十三岁留学日本,进入东京师范学校学英语。1905年,她成为同盟会首批女会员,为孙中山担任英文秘书。两人1909年在伦敦结婚,由章太炎牵线,婚后生下三子章可、章用和章因。吴弱男随丈夫奔波于英国和德国等地,她还写诗记录经历。 奚翠贞出身上海风月场所,擅长昆曲,以柔美嗓音闻名。她与青帮头目黄金荣关系密切,被传为义女,这让她在社交圈活动便利。1919年,章士钊四十岁左右,在北京政府任职,常去上海租界。黄金荣安排宴席,两人相识,从此章士钊在上海安置奚翠贞,秘密交往五年。吴弱男忙于家庭,未起疑虑。1924年,章士钊公开纳奚翠贞为妾,吴弱男得知后强烈反对。作为新时代女性,她视纳妾为旧习,无法容忍。章士钊建议三人共居,吴弱男拒绝,两人关系恶化。五年后,1929年,她携三子赴欧洲,分居开始。 章士钊继续政坛生涯,1926年支持蒋介石,任代理总长,后去英国讲学。奚翠贞随他生活,但无生育。1936年,章士钊在上海当律师时,收养女孩章含之为养女,由奚翠贞抚养。1941年,六十岁的章士钊经杜月笙介绍,纳二十六岁京剧演员殷德珍为妾,在外安置。吴弱男在欧洲靠翻译和教学维持,她教儿子们多国语言,坚持教育。欧洲二战时期,她们辗转意大利和法国等地避难。章士钊在国内随国民党迁徙重庆和南京,1949年后北上北京,住史家胡同51号,整理古籍。 吴弱男的分居源于对婚姻原则的坚持,她作为同盟会成员,早年主张妇女权益,反对纳妾陋习。章士钊的举动反映了民国男性在传统与现代间的摇摆,他虽有学问,却在私生活上招致批评。三子成年后分布欧洲,对父亲行为不满,联系需通过中间人。奚翠贞在北京生活平淡,地位始终尴尬。殷德珍留在香港,晚年孤单。章士钊晚年撰写回忆,奚翠贞照料,直至她1969年前后病逝。 章士钊早年留学英国,接触殖民主义,回国后写文批判,但私下与租界人物交往获益。奚翠贞从风尘中脱离,过上体面日子,却难逃妾室身份的局限。吴弱男的教育背景让她在欧洲适应,但战乱增添艰辛。她教儿子英语和法语,确保他们上大学。三子章可学医,章用和章因散居各地。章士钊想见儿子时,需托人传话,关系疏离。 民国时期,类似家庭纠纷常见,反映社会转型中的性别不平等。章士钊的政治贡献无法掩盖私德缺失,他纳妾后生活多变,却无更多后代。吴弱男的韧劲在海外体现,她翻译文件维持生计,坚持原则。奚翠贞无子,内心空虚,通过养女填补。殷德珍年轻守空房,在香港度过余生。章士钊在北京整理古籍,生活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