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陈祥榕壮烈牺牲后,部队首长询问其母有什么需要关照的,岂料女人张口就让在场的人惭愧不已:“我的儿子,在战斗中是否表现得勇敢?”网友: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今有陈母问勇,驱逐外寇。 陈祥榕三年级时,爸查出淋巴癌,全家乱成一锅粥。妈没法赶回,就靠姐弟俩轮流照顾。陈祥榕那时候才13岁,天不亮就起来,用温水给爸擦身,按摩腿脚,手劲儿不大却稳当。 爸走后,妈一咬牙留在本地,打两份工,供他上学。他呢,从不抱怨,帮着干农活,砍柴挑水样样来。村里人说,这娃儿懂事得像个小大人,早早就知道肩上有担子。 上学那几年,陈祥榕对当兵的事儿着了迷。初中时,他就缠着班主任问参军条件,眼睛亮晶晶的。高中毕业,他直接报名,主动挑新疆一线。家里劝他去后勤部队舒服点儿,他摇头:“当兵不吃苦,还叫啥兵?” 集训一周,他每天凌晨五点起,绕县城跑圈,鞋底磨破了也不吭声。考核过关,部队一看这小伙子有股子倔劲儿,就把他派到新疆军区边防团。入伍后,他写下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贴在床头,日记里全是守边疆的誓言。 战友们说他,平时话少,训练时却拼得像不要命,负重跑山路,从不掉队。谁能想到,这么个瘦弱小子,骨子里藏着那么大一股爱国火。 2020年春夏,边境事儿闹大,外军越线修路搭桥,中国官兵上前交涉,对方却动起手来。陈祥榕所在连队紧急增援,加勒万河谷那块儿,海拔四千多米,氧气薄得喘不过气。6月15日夜里,冲突升级,没枪炮,就棍棒石头肉搏。 陈祥榕当盾牌手,冲在头排,挡住第一波砸来的铁棍,身子被撞退几步,脸上溅满血。他抹一把,继续往前顶,护着身后营长陈红军。敌方围上来,他用盾砸开一条路,棍子落肩上,他咬牙还击。 到最后,他和几名战友力竭倒地,清理战场时,发现他还趴在营长身上,死死护着不放。牺牲时,他才18岁,党员身份刚转正没多久。中央军委后来追记一等功,评上卫国戍边英雄。他的日记和信件,转交给家人,里面写着:守这儿,是让家里人安心过日子。 陈祥榕走后,部队领导亲自去福建慰问。姚久穗那时正忙着家务,丈夫早逝,她一人拉扯姐弟长大,平时话不多,干活利索。领导问她有啥要求,经济上部队全力支持,她却只问了儿子在战场上勇不勇敢。连长回:勇冠三军!这事儿一传开,网友炸锅了。 有人说,古时候岳飞妈刺字“精忠报国”,今儿陈妈问勇,驱逐外寇,一脉相传。网上留言刷屏:如果我妈这样,我死都不敢怂;要是陈祥榕,我丢不起那人。 姚久穗没多说啥,继续过日子,但这问勇,成了家国情怀的活标本。它不光是妈对儿子的骄傲,更是普通老百姓对军队的信任。孩子没了,最疼的妈,却先问使命,这得有多大格局? 几年过去,陈祥榕的事迹没淡。2021年,写入中小学教材,孩子们背那口号,长大懂责任。2022年,他获全国道德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