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看了《狂野时代》,不管别人认为如何,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我觉得导演拍的五个故事,故事和故事之间的风格差别很大,每一个都在它想要表现的影像风格上走的很好。第一个默片,让我想起影坛首部恐怖长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用巧妙的场景设计来展现恐怖的气氛,包括毕赣采用了4:3的银幕尺寸+人工式剧场的布景道具等表现主义来营造明显的光影变化,用诡异扭曲的线条来凸显意义,增加神秘不安的气氛。这种光影风格在他的第五个故事也很明显,长时间的浓烈的血红主色调,类型元素展现的非常淋漓尽致,这种风格我在看77年版本的恐怖片《阴风阵阵》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而迷魂怪的造型,也感觉导演在向影史上第一部吸血鬼电影-『诺斯费拉图」的形象致敬,用一种看似精巧布光的古怪闹剧风格,来强化导演的内心概念。第二个故事完全出乎意料,我看出来了它有克系风格的展现!一个神秘物件,逐渐在影响主角的精神世界,从一个正常人,到接触到物件之后逐渐变异。你可以理解这个世界本来就只有这个特雷门琴,邱默云可以是任何形象,任何一张脸孔,但只有赵又廷看到邱默云的时候,才长着易烊千玺的脸。换句话说就像第三个苦妖的故事一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苦妖在那个和尚眼睛里才长着他爸爸的脸,其他人看他可能就是另一幅面孔。到底存不存在这个邱默云?他从车厢里被抓走,然后赵又廷又回到了车厢里寻找到他,整个故事好像陷入了某种循环,很有某种歇斯底里癫狂的情绪缠绕(如果喜欢这个故事,也可以看一下1981 年的《着魔》)整个电影的元素,从静态变成有声音有人物互动,第一个故事的光影风格在第五个故事也有展现,第二个故事的隐喻暗线在第三个故事表现的更加明确,像某种回廊式故事结构。看完这部就完全理解易烊千玺为什么会接这个剧本,他真的演爽了,我也看爽了。从怪物、无性别少年、和尚、骗子大叔和黄毛,从不同的年纪、职业、性格,甚至到人种、性别都有极大挑战,他在每个角色里驾驭出来了自己的风格,这个是属于千玺给荧幕的礼物。还是那句,以上种种原因,让我很喜欢这部《狂野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