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妥了!96国当场见证,中方一语激起千层浪,断的就是特朗普后路。 2025年11月22日,G20峰会首次在非洲大陆拉开帷幕。可特朗普那边却透着一股“冷空气”——早在11月中旬,他的政府就高调宣布,美国官员不会出席这场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的峰会。 估计特朗普是觉得,凭着美国的分量,他一“罢场”,峰会就得乱套,没想到最后被现实结结实实抽了个耳光,96国代表当场见证《领导人宣言》以“压倒性共识”通过,这波操作断的就是他的后路。 特朗普大概是打错了算盘,以为“缺席战术”能拿捏住全局。毕竟这届美国政府上台后,就因为南非的土地政策、巴以问题立场等事儿跟南非闹得挺僵,之前就没少抵制南非牵头的G20相关会议。 可他忘了,现在的世界早不是美国说一不二的年代了。11月17日南非外长拉莫拉就直言不讳:“美国不参会?没什么大不了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更直接,说这压根不是峰会的损失,是美国自己的损失。 事实还真就如南非官员说的那样。2025年11月22日峰会一开幕,96国代表坐得满满当当,没人因为美国的缺席慌神,反而更专注于商量真问题。峰会上还有个大亮点,就是非盟正式成为G20成员,这事儿让不少发展中国家都觉得腰杆更硬了——以前总担心声音被忽略,现在有了更直接的对话渠道。而这背后,中方的推动功不可没。 中方代表在会上的发言可以说戳中了大家的痛点,没有空喊口号,而是实打实说“现在全球的难题,靠单打独斗根本解决不了,不管是气候变化还是粮食安全,都得抱团”。这话一出口,不少代表都点头,毕竟发展中国家被高债务压得喘不过气,小国家在能源转型里摸不着方向,这些都不是某一个国家能扛的。就像有代表私下说的,中方这话说到了心坎里,比美国搞的“小圈子”实在多了。 特朗普政府抵制峰会,说白了是不想被多边共识捆住手脚,毕竟他一贯爱搞“美国优先”,可这次大家偏不吃这一套。《领导人宣言》里的内容,几乎每一条都戳中了美国的“反对点”,但架不住多数国家都认可。 里头明确说了,要一起使劲把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搞到现在的三倍,还承诺要帮发展中国家缓解高债务压力,甚至提到要让大家公平拿到发展需要的关键矿产资源。这些内容,都是特朗普政府不愿碰的,可96国代表用共识表明了态度:多边合作才是正道。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巴西这些国家在发言里都提到,“个别国家缺席不影响合作的决心”,连之前跟美国走得近的一些欧洲国家,这次也站在了共识这边。毕竟谁都清楚,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的警报天天响,再跟着搞单边主义,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美国的缺席不仅没让峰会冷场,反倒成了大家团结的催化剂,这恐怕是特朗普没料到的。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敲下锤子宣布宣言通过时,语气里都透着底气——就算美国不乐意,多数国家想合作的心思谁也挡不住,这恰恰说明大家在应对共同难题上的决心有多硬。而对特朗普来说,这记耳光不止是峰会的挫败,更是他单边主义路线的碰壁。 他想靠“抵制”来刷存在感、给全球治理添堵,结果却让更多国家看清,美国早已不是那个能随意左右全局的角色,反而中方倡导的多边合作,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这事儿说到底,特朗普的后路不是被谁刻意断掉的,是他自己的短视作没的。现在的世界,早过了“谁嗓门大谁说了算”的时代,96国见证的共识就是最好的证明——合作才能共赢,搞对抗、耍脾气,最终只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这场峰会上,中方用实实在在的倡议凝聚了人心,而特朗普的缺席,反倒成了多边主义胜利的最好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