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开始了!中国海警这回不是去“散步”,而是直接上演了一出“拔钉子”的硬核大戏。

易云的世界 2025-11-25 15:48:59

行动开始了!中国海警这回不是去“散步”,而是直接上演了一出“拔钉子”的硬核大戏。东引岛、乌丘屿周边的所谓“限制水域”红线,在多艘执法船和无人机的立体围猎下,已经被彻底物理抹除!这不仅仅是执法权回收,更是对台岛外围防御体系的“去功能化”肢解!   这场行动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金门模式”的一次进阶升级,曾几何时中国海警在金门海域的常态化巡查已成定局,台方无力应对,只能一次次抗议却无济于事。而这一次,“金门模式”被复制到了更远的东引岛和乌丘屿,操作方式更大胆,目标更明确。   福建海警编队精准抵近东引岛3.2海里,乌丘屿则是2.8海里,航线设计成“弓箭头”式样,信息明确:不是路过,是冲着你来的。   从南侧绕入东引岛、北侧切入乌丘屿,每一步都踩在了台当局划定的“限制水域”上。一众海警舰艇采用切角、错位等机动方式,完全打破了台方“禁区”设限的幻想。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海警单打独斗,东部战区主战舰机在外围高强度绕航绕飞,等于在海警前方铺路、后方护航,军警协同首次实现高等级实战化配合。   简单讲这次不仅是“来了”,而且是“带着后援团来了”。从巡逻到行动,从打卡到打点,台当局设想中的“缓冲区”,正在一点点被物理清零。   看似两座不起眼的小岛,却是台当局眼中的“前哨阵地”,东引岛位于福州外海百公里处,是马祖列岛的最北端,岛上雷达、导弹密布,是台方用来监控大陆舰船、封锁闽江口的关键支点;乌丘屿则卡在金门与马祖之间,是台湾海峡北部海域的天然哨兵。两岛虽小,但位置太要命。   问题在于这两个“钉子”其实早就是“玻璃钉”,看着锋利,实则脆弱。岛上淡水、燃料、补给全靠台湾本岛运输,封锁一天就能让其陷入“断水断粮”的窘境。如今大陆海警进入限制水域,台方又束手无策,意味着这些岛屿不但被“看穿”,还被“看破”。   台军所谓“反登陆演练”“海上拦截部署”,在面对海警与战区舰机联合行动时,根本无从发力,两岛的雷达、导弹阵地在大陆高频率的近距监控下,作用已被大幅稀释,就像一个哨兵,站在岗上却连来人都看不清,还怎么守门?   更扎心的是,台当局嘴上说“大陆无执法权”,行动上却完全跟不上节奏,面对执法船的进入、无人机的巡飞、舰机的围绕,台方舰艇因吨位、性能、数量全面落后,只能“远程围观”,毫无实质作为。   这种失控不只是军事上的,更是心理层面的,所谓“主权叙事”,正在现实面前崩塌。   这场“拔钉子”行动不是孤立动作,而是配合军演的一部分,5月23日至24日东部战区同步启动“联合利剑-2024A”演习,海空战备警巡、目标打击、战场控制全面铺开。陆、海、空、火箭军全线参演,演练科目直接瞄准台岛核心命脉。   演习背后的设计逻辑很明确:毁、困、阻。毁的是台重要军政目标,困的是海上门户如高雄港,阻的是外部力量可能的介入通道。   一边联合演训“打大门”,一边海警执法“拆门锁”,两线推进,台岛的防御系统就像一栋被慢慢拆掉钢筋的高楼,看起来还在,实则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海警战术也在快速迭代,。舰艇配合无人机,巡航不再是“路线图”,而是“迷宫图”,航线随机、AIS关闭,台方连“你从哪来、往哪去”都搞不清。   更别提下一步可能的“登船检查”,一旦对台方运补船动手,东引、乌丘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这些都不是“秀肌肉”,而是实打实地一步步“剥皮”,让台岛外围的军事节点逐渐“去功能化”,从有用变成无用,从前哨变成死角,执法行动的常态化,配合军演的系统化,正在重新书写台海秩序的脚本。   这次的海警行动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布局已久、节奏明确的战略步骤,在“金门模式”之后,“东引模式”“乌丘模式”已然成形,未来是否会出现“澎湖模式”“绿岛模式”?时间会告诉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所谓“限制水域”的设定,已被彻底“物理抹除”;所谓“前哨阵地”的功能,已被系统性“肢解”。   台海执法权的回收,不靠喊话,而靠一步步实地迈进。这是主权的重申,也是秩序的重构,而这场“拔钉子”大戏,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军事专家深度解析“联合利剑—2024A”演习 2024-05-24 央广网 “金门模式”下一步来了!独家解读军警协同位乌丘屿、东引岛演练 2024年05月23日 央视网

0 阅读:119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