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棒棒糖的力量:人性里的柔软从不会缺席 人之初,性本善!巴基斯坦一男子持枪闯入商店,威胁店主交出现金和手机。 午后的阳光刚斜照进柜台,店主卡里姆正低头算着当天的流水,玻璃门“哐当”一声被撞开。 男人裹着件脏污的夹克,右手举着的手枪在光线下泛着冷光,枪口直接对准卡里姆的胸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把钱和手机都拿出来,别耍花样。 卡里姆的喉结动了动,五十多岁的手在钱箱上抖个不停,他知道这片街区不太平,但从没想过危险会撞进自己的小店。 旁边的塑料凳上,四岁的女儿扎哈拉正含着草莓味棒棒糖,吓得把糖咬得“咯吱”响,大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男人。 钱箱的抽屉卡了一下,卡里姆慌忙去拽,动作慢了半拍,男人的耐心瞬间耗尽,左手攥成拳,狠狠捶在他的额头上。 疼意让卡里姆眼前发黑,他下意识地护了下身后,却看到扎哈拉从凳子上滑下来,小短腿一颠一颠地走到男人面前。 她的小手攥着那根快化了的棒棒糖,糖纸都被汗浸湿了,仰着小脸把糖递向男人,叔叔,甜的。 空气仿佛凝固了,男人举枪的手顿在半空,原本凶狠的眼神像被按了暂停键,盯着那根沾着点唾沫印的棒棒糖。 卡里姆的心跳得快冲出喉咙,他想喊女儿回来,却吓得发不出声音,只能眼睁睁看着男人的手指慢慢蜷起,枪口垂了下去。 男人沉默地接过棒棒糖,糖渣粘在他粗糙的指缝里,他把刚抢到手的钱和手机,一把推回卡里姆面前,动作有点慌乱。 然后他蹲下身,盯着扎哈拉看了两秒,用没沾过枪的手背,轻轻碰了碰她的额头,像是亲吻又像是安抚,转身快步走出了商店。 直到店门关上,卡里姆才抱着女儿瘫坐在地上,父女俩的哭声混在一起,监控录像把这诡异又温暖的一幕完整记录了下来。 这段视频被视点新闻在11月19日报道后,网上立刻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人性本善的最好证明,再坏的人心里都有软处。 也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一个四岁孩子哪懂什么善良,她就是怕爸爸再被打,把自己最宝贝的东西交出去求平安而已。 巴基斯坦儿童心理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幼儿面对突发暴力,常会通过交出自己的“珍宝”来寻求安全感,这是本能反应。 但他也强调,不管孩子是出于本能还是纯真,这个举动都精准触动了抢劫者的心理防线,那根糖代表的“无攻击性”,是打破对立的关键。 有人翻出当地报道,说那个街区近期失业率飙升,很多人因债务被逼得走投无路,抢劫案频发,这个男人或许也有难言之隐。 或许他家里也有个和扎哈拉差不多大的孩子,看到递糖的小手时,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盼他回家的眼神。 也可能他只是被那毫无防备的信任砸懵了,习惯了用暴力对抗世界,突然遇到纯粹的善意,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卡里姆后来接受采访时说,他不关心男人为什么改变主意,他只知道女儿的一根糖,救了他的命,也救了那个男人的良心。 扎哈拉还是每天坐在商店的小凳子上吃糖,只是现在会把糖分给进店的小客人,她还不懂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 但我们都明白,有时候阻止恶的不是更强大的暴力,而是一份不掺杂质的纯粹,哪怕这份纯粹来自一根小小的棒棒糖。 如果你是那个男人,看到递过来的棒棒糖,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吗? 信息来源:视点新闻2025年11月19日《巴基斯坦一持枪男子闯入商店,小女孩用一根棒棒糖阻止了抢劫》、巴基斯坦儿童心理学会《幼儿应急反应行为研究报告》。
